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7-10页 |
1.1.1 深空通信 | 第7-8页 |
1.1.2 深空通信的特点 | 第8-9页 |
1.1.3 深空通信系统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1.3.1 深空信道模拟器的设计 | 第10-12页 |
1.3.2 深空通信仿真平台 | 第12页 |
1.3.3 深空通信传输协议 | 第12页 |
1.4 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及具体实现 | 第14-30页 |
2.1 引言 | 第14-15页 |
2.2 仿真平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 第15-18页 |
2.2.1 深空通信中的链路中断 | 第15-16页 |
2.2.2 深空通信中的高误码率 | 第16-18页 |
2.3 仿真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8-23页 |
2.3.1 仿真平台的设计目标 | 第18-19页 |
2.3.2 仿真平台的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2.3.3 各仿真模块介绍 | 第20-23页 |
2.4 仿真平台实现的相关技术 | 第23-29页 |
2.4.0 STK 仿真软件 | 第23页 |
2.4.1 STK 与 VC 的交互 | 第23-25页 |
2.4.2 Socket 编程 | 第25-28页 |
2.4.3 客户端 / 服务器模式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仿真平台中深空信道模拟器的设计 | 第30-4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设计信道模拟器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3.3 深空信道分析 | 第31-32页 |
3.3.1 深空信道噪声 | 第31-32页 |
3.3.2 深空信道损耗 | 第32页 |
3.3.3 多普勒频移 | 第32页 |
3.4 信道模拟器的设计 | 第32-38页 |
3.4.1 流控制理论依据及方案论证 | 第33-35页 |
3.4.2 信道模拟器的实现 | 第35-36页 |
3.4.3 虚拟仪器技术及 LabVIEW 介绍 | 第36-37页 |
3.4.4 生产者 / 消费者模型 | 第37-38页 |
3.5 LabVIEW 与 VC 的数据交互 | 第38-42页 |
3.5.1 LabVIEW 的 DLL 调用 | 第38-41页 |
3.5.2 LabVIEW 中的 TCP 通信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延迟 NAK 型 CFDP 协议在仿真平台中的实现 | 第43-59页 |
4.1 CFDP 协议介绍 | 第43-49页 |
4.1.1 TCP / IP 协议在深空背景下的局限性 | 第43-44页 |
4.1.2 基于深空通信的 CCSDS 建议 | 第44-46页 |
4.1.3 CFDP 协议 | 第46-47页 |
4.1.4 CFDP 协议的可靠性传输 | 第47-49页 |
4.2 延迟 NAK 型 CFDP | 第49-52页 |
4.2.1 延迟 NAK 型 CFDP 传输机理分析 | 第49-50页 |
4.2.2 延迟 NAK 型 CFDP 延时估算 | 第50-52页 |
4.3 延迟 NAK 型 CFDP 的仿真 | 第52-58页 |
4.3.1 仿真模块的 C++ 实现 | 第52-54页 |
4.3.2 延迟 NAK 型 CFDP 协议的仿真结果 | 第54-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