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AT模型的梁子湖流域非点源污染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特色 | 第16-17页 |
第2章 SWAT模型介绍 | 第17-29页 |
2.1 模型概述 | 第17页 |
2.2 模型原理 | 第17-24页 |
2.2.1 水文过程子模型 | 第17-21页 |
2.2.2 土壤侵蚀子模型 | 第21-23页 |
2.2.3 污染负荷子模型 | 第23-24页 |
2.3 模型评价 | 第24-26页 |
2.3.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24-25页 |
2.3.2 参数率定与验证 | 第25-26页 |
2.4 软件介绍 | 第26-29页 |
2.4.1 软件结构 | 第26-27页 |
2.4.2 输入输出文件 | 第27-29页 |
第3章 SWAT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 第29-47页 |
3.1 梁子湖流域概况 | 第29-30页 |
3.2 数字高程模型 | 第30-32页 |
3.2.1 流域边界的提取 | 第30-31页 |
3.2.2 子流域的生成 | 第31-32页 |
3.3 土地利用数据库 | 第32-35页 |
3.3.1 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 | 第32-34页 |
3.3.2 土地利用类型时间变化 | 第34-35页 |
3.4 土壤数据库 | 第35-37页 |
3.4.1 土壤空间数据 | 第35-36页 |
3.4.2 土壤属性数据 | 第36-37页 |
3.5 气象数据库 | 第37页 |
3.6 农业管理数据库 | 第37-38页 |
3.6.1 翻耕类型 | 第37-38页 |
3.6.2 肥料 | 第38页 |
3.7 水库数据库 | 第38-41页 |
3.7.1 水文参数 | 第39-41页 |
3.7.2 水质参数 | 第41页 |
3.8 其他数据库 | 第41-42页 |
3.9 SWAT模型数据库的写入 | 第42-47页 |
3.9.1 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 第42-43页 |
3.9.2 农业管理措施 | 第43-47页 |
第4章 SWAT模型率定与验证 | 第47-55页 |
4.1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7-48页 |
4.2 径流参数率定与验证 | 第48-50页 |
4.2.1 基流 | 第48-49页 |
4.2.2 直接径流 | 第49-50页 |
4.3 营养物质参数率定与验证 | 第50-54页 |
4.3.1 总氮 | 第50-52页 |
4.3.2 总磷 | 第52-54页 |
4.4 SWAT模型参数最终值 | 第54-55页 |
第5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5-62页 |
5.1 典型水文年的确定 | 第55-56页 |
5.2 非点源污染的时间分布 | 第56-58页 |
5.2.1 氮磷负荷的年际变化规律 | 第56-57页 |
5.2.2 氮磷负荷的季节变化规律 | 第57-58页 |
5.2.3 典型水文年氮磷形态比重 | 第58页 |
5.3 非点源污染的空间分布 | 第58-62页 |
5.3.1 典型水文年氮负荷的空间分布 | 第58-59页 |
5.3.2 典型水文年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 第59-62页 |
第6章 梁子湖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建议 | 第62-64页 |
6.1 等高耕作 | 第62页 |
6.2 合理施用绿肥 | 第62页 |
6.3 精细农业 | 第62-63页 |
6.4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 第63-6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