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弯梁桥的计算理论研究及模型试验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弯梁桥概述第9-11页
        1.1.1 弯梁桥的产生与发展第9-10页
        1.1.2 弯梁桥的种类第10页
        1.1.3 弯梁桥的适用范围第10-11页
    1.2 弯梁桥的特点第11-14页
        1.2.1 弯梁桥的受力特点第11-12页
        1.2.2 弯梁桥的施工特点第12页
        1.2.3 弯梁桥的设计要点第12-14页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2 弯梁桥的计算分析理论第15-23页
    2.1 计算理论概述第15-18页
        2.1.1 单纯扭转理论第15页
        2.1.2 翘曲扭转理论第15-16页
        2.1.3 板梁组合系理论第16页
        2.1.4 折板理论第16-17页
        2.1.5 梁格系理论第17页
        2.1.6 有限单元法第17-18页
        2.1.7 有限条法第18页
    2.2 弯梁桥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8-22页
        2.2.1 单梁法和以直代曲法第19-20页
        2.2.2 梁格法第20-21页
        2.2.3 板壳法第21页
        2.2.4 实体法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工程实例的计算及试验模型方案设计第23-36页
    3.1 实桥概述第23-25页
        3.1.1 工程概况第23-24页
        3.1.2 截面和预应力形式第24-25页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28页
        3.2.1 单梁模型第26-27页
        3.2.2 梁格模型第27-28页
    3.3 模型控制截面特性第28页
    3.4 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及分析第28-29页
    3.5 试验模型方案设计第29-35页
        3.5.1 模型比例第30页
        3.5.2 模型相似比第30-31页
        3.5.3 模型构造第31-32页
        3.5.4 模型钢束配置第32-33页
        3.5.5 支座配置第33-34页
        3.5.6 控制截面及测量内容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小半径大跨度弯梁桥的模型试验研究第36-121页
    4.1 试验目的及研究内容第36页
        4.1.1 试验目的第36页
        4.1.2 试验内容第36页
    4.2 试验模型制作第36-45页
        4.2.1 模型材料第36-42页
        4.2.2 模型制作与测试仪器的安装第42-45页
    4.3 试验设备第45-49页
    4.4 加载方法第49页
    4.5 试验荷载工况第49页
    4.6 试验过程及结果第49-115页
        4.6.1 工况 1:张拉纵向预应力第49-52页
        4.6.2 工况 2:无隔板边跨EFG自重配重加载第52-57页
        4.6.3 工况 3:有隔板边跨ABC自重配重加载第57-63页
        4.6.4 工况 4:有隔板中跨CDE自重配重加载第63-69页
        4.6.5 工况 5: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边支座G最大支反力第69-74页
        4.6.6 工况 6: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边支座A最大支反力第74-79页
        4.6.7 工况 7: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边跨跨中F最大弯矩第79-84页
        4.6.8 工况 8: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边跨跨中B最大弯矩第84-89页
        4.6.9 工况 9: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中跨跨中D最大弯矩第89-94页
        4.6.10 工况 10: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中间支座E最大反力第94-99页
        4.6.11 工况 11: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中间支座C最大反力第99-104页
        4.6.12 工况 12: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中支点C负弯矩第104-109页
        4.6.13 工况 13:活载中心加载产生的中支点E负弯矩第109-115页
    4.7 结果分析第115-120页
        4.7.1 恒载下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第115-117页
        4.7.2 活载下实测值与理论值对比分析第117-120页
    4.8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5 结论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4-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内湖中桥转体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潜堤对随机波浪非线性特征量影响的数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