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油气田论文

混凝—超滤膜法用于乳化油分离的过程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油田采出水的性质、危害及处理方式第13-21页
        1.2.1 油田采出水的性质第13页
        1.2.2 油田采出水的危害第13-14页
        1.2.3 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方式第14-21页
    1.3 膜材料与膜组件第21-23页
        1.3.1 膜材料第21-22页
        1.3.2 膜组件第22-23页
    1.4 膜分离技术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3-27页
    1.5 膜污染和膜分离过程的浓差极化第27-28页
        1.5.1 膜污染第27-28页
        1.5.2 膜分离过程的浓差极化第28页
    1.6 膜污染控制技术与膜清洗第28-30页
        1.6.1 膜污染控制技术第28页
        1.6.2 膜清洗第28-30页
    1.7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流程第31-37页
    2.1 药品和试剂第31-32页
    2.2 实验设备第32-33页
    2.3 实验步骤第33-37页
        2.3.1 模拟油田采出水的配制第33页
        2.3.2 乳化油的粒径分布第33-34页
        2.3.3 混凝剂筛选实验第34页
        2.3.4 TOC含量以及浊度值分析第34页
        2.3.5 自组装中空纤维装置第34-35页
        2.3.6 超滤实验第35页
        2.3.7 在线反冲洗周期的确定第35-36页
        2.3.8 SEM与EDS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单独混凝工艺处理油田采出水的工艺研究第37-44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混凝阶段各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第37-43页
        3.2.1 混凝剂种类及用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7-39页
        3.2.2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3.2.3 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40-42页
        3.2.4 沉降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直接超滤处理与混凝-超滤联用处理效果对比第44-54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膜通量、TOC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第44-46页
    4.3 膜表面的微观分析技术第46-50页
        4.3.1 膜表面SEM分析第46-47页
        4.3.2 膜表面EDS分析第47-50页
    4.4 膜的周期性在线反冲洗第50-53页
        4.4.1 膜的周期性在线反冲洗第50页
        4.4.2 反冲洗频度对水通量的影响第50-51页
        4.4.3 在线反冲洗周期的确定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超滤阶段各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第54-59页
    5.1 超滤阶段各因素对出水水质的影响第54-58页
        5.1.1 压力对超滤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4-56页
        5.1.2 温度对超滤膜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6-58页
    5.2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2页
    6.1 总结第59-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分散贵金属(Au、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喇嘛甸油田集输系统能耗分析及生产运行方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