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基本概况 | 第18-23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8-19页 |
2.3 气候条件 | 第19-20页 |
2.4 地层岩性 | 第20-21页 |
2.4.1 地裂缝 | 第20-21页 |
2.5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2页 |
2.5.1 潜水 | 第21页 |
2.5.2 承压水 | 第21-22页 |
2.6 曲江南湖复合土工膜防渗工程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曲江南湖地下水位分析 | 第23-40页 |
3.1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23-25页 |
3.1.1 地下水动态年际变化 | 第23-24页 |
3.1.2 地下水动态年内变化 | 第24-25页 |
3.2 曲江南湖蓄水后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25-28页 |
3.3 盲沟排泄 | 第28-29页 |
3.4 曲江南湖 2015~2016 年地下水位分析 | 第29-33页 |
3.5 地下水流场驱动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3.5.1 灰色关联法(GRA) | 第34-36页 |
3.5.2 曲江南湖中部地下水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3.5.3 曲江南湖南部地下水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38页 |
3.5.4 曲江南湖北部地下水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渗漏量解析解计算 | 第40-48页 |
4.1 原土渗漏量 | 第41页 |
4.2 原土压实渗漏量 | 第41-42页 |
4.3 复合土工膜缺陷渗漏量 | 第42-47页 |
4.3.1 垫层强透水 | 第42页 |
4.3.2 垫层弱透水 | 第42-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渗漏量均衡法计算 | 第48-59页 |
5.1 降雨和蒸发 | 第49-51页 |
5.1.1 降雨 | 第49-50页 |
5.1.2 蒸发 | 第50-51页 |
5.2 人工补给 | 第51-52页 |
5.3 溢流排泄 | 第52-53页 |
5.4 草地灌溉排泄 | 第53-54页 |
5.5 均衡法计算渗漏量 | 第54-58页 |
5.5.1 特殊时段均衡计算 | 第54-55页 |
5.5.2 曲江南湖月尺度均衡计算 | 第55-5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地下水稳定流场模拟分析 | 第59-66页 |
6.1 模型建立 | 第59-63页 |
6.2 模拟结果 | 第63-65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66-69页 |
7.1 结论 | 第66-67页 |
7.2 建议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