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体动力学与颗粒动力学耦合的挖掘机工作仿真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第10-11页 |
1.2.2 结构强度分析 | 第11-12页 |
1.2.3 颗粒动力学分析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 第16-25页 |
2.1 挖掘机工作装置介绍 | 第16-17页 |
2.2 运动学仿真 | 第17-24页 |
2.2.1 创建刚体构件 | 第17-18页 |
2.2.2 创建约束 | 第18-19页 |
2.2.3 创建驱动 | 第19-21页 |
2.2.4 设置求解参数 | 第21-22页 |
2.2.5 运动学仿真结果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挖掘机挖掘过程颗粒动力学分析 | 第25-39页 |
3.1 离散单元法理论 | 第25-28页 |
3.1.1 离散单元法基本理论 | 第25页 |
3.1.2 颗粒接触模型理论 | 第25-28页 |
3.2 挖掘机挖掘阻力概述 | 第28-29页 |
3.2.1 挖掘阻力的介绍 | 第28页 |
3.2.2 基于离散元法的挖掘阻力求解 | 第28-29页 |
3.2.3 离散元软件EDEM简介 | 第29页 |
3.3 EDEM中挖掘阻力仿真研究 | 第29-33页 |
3.3.1 接触模型与材料参数设置 | 第29-30页 |
3.3.2 建立铲斗和料槽模型 | 第30-31页 |
3.3.3 颗粒模型和颗粒工厂的建立 | 第31-33页 |
3.3.4 铲斗运动参数设置 | 第33页 |
3.3.5 仿真过程设置 | 第33页 |
3.4 仿真结果后处理 | 第33-38页 |
3.4.1 挖掘散土时挖掘阻力 | 第34-36页 |
3.4.2 石方与干砂挖掘阻力对比 | 第36-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工作装置多体动力学分析 | 第39-51页 |
4.1 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1.1 工作装置中约束和驱动的施加 | 第39页 |
4.1.2 铲斗上挖掘阻力的施加 | 第39-40页 |
4.2 求解参数的设置 | 第40-41页 |
4.3 求解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4.3.1 挖掘散土时各铰点的载荷 | 第41-45页 |
4.3.2 挖掘石方时各铰点的受力 | 第45-47页 |
4.3.3 挖掘干砂和矿石时铰点载荷对比 | 第47-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工作装置关键构件的瞬态分析 | 第51-67页 |
5.1 工作装置静力学分析 | 第51-59页 |
5.1.1 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第51-53页 |
5.1.2 静力学求解与结果分析 | 第53-59页 |
5.2 工作装置瞬态分析 | 第59-66页 |
5.2.1 瞬态动力学分析概述 | 第59-60页 |
5.2.2 各铰点动态载荷施加 | 第60页 |
5.2.3 瞬态动力学结果分析 | 第60-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