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电动汽车互动行为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电动汽车保有量及电动汽车负荷预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考虑电动汽车的配电网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7页 |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特性及充电负荷仿真 | 第17-31页 |
2.1 电动汽车概述 | 第17-20页 |
2.1.1 电动汽车技术 | 第17-18页 |
2.1.2 电动汽车分类 | 第18页 |
2.1.3 电动汽车V2G | 第18页 |
2.1.4 电动汽车充电模式 | 第18-19页 |
2.1.5 电动汽车主要特征量 | 第19-20页 |
2.2 电动汽车的用途及充电行为特性 | 第20-23页 |
2.2.1 电动私家车行为和充电特性 | 第20-22页 |
2.2.2 电动公交车行为和充电特性 | 第22页 |
2.2.3 电动出租车行为和充电特性 | 第22页 |
2.2.4 电动公务车行为和充电特性 | 第22-23页 |
2.3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仿真 | 第23-27页 |
2.3.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建模 | 第23-24页 |
2.3.2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仿真 | 第24-27页 |
2.4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27-30页 |
2.4.1 电动私家车充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28-29页 |
2.4.2 电动公交车充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29页 |
2.4.3 电动出租车充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29页 |
2.4.4 电动公务车充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特性仿真 | 第31-49页 |
3.1 市场环境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行为模型 | 第31-36页 |
3.1.1 市场电价模型 | 第31页 |
3.1.2 消费者心理学模型 | 第31-32页 |
3.1.3 负荷转移模型 | 第32-33页 |
3.1.4 用户充电时段概率转移模型 | 第33-35页 |
3.1.5 用户价格弹性模型 | 第35-36页 |
3.1.6 用户出行里程-电价水平弹性模型 | 第36页 |
3.2 峰谷分时电价下用户充电行为特性分析 | 第36-38页 |
3.2.1 峰谷分时电价下电动私家车充电行为特性 | 第37页 |
3.2.2 峰谷分时电价下电动公务车充电行为特性 | 第37-38页 |
3.2.3 峰谷分时电价下电动公交车及电动出租车充电行为特性 | 第38页 |
3.3 峰谷分时电价下电动汽车放电行为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3.4 峰谷分时电价对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影响 | 第39-41页 |
3.4.1 峰谷分时电价对电动私家车充放电负荷影响 | 第39-40页 |
3.4.2 峰谷分时电价对电动公交车充电负荷影响 | 第40页 |
3.4.3 峰谷分时电价对电动出租车充电负荷影响 | 第40页 |
3.4.4 峰谷分时电价对电动公务车充放电负荷影响 | 第40-41页 |
3.5 基于用户充放电行为特性分析的峰谷电价下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41-47页 |
3.5.1 峰谷电价下电动汽车用户参数假设 | 第41-42页 |
3.5.2 峰谷电价下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仿真算例 | 第42-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考虑电动汽车充放电特性的配电网规划研究 | 第49-85页 |
4.1 配电网规划概述 | 第49-50页 |
4.1.1 配电网规划基本概念 | 第49页 |
4.1.2 电动汽车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 | 第49-50页 |
4.1.3 配电网规划主要流程 | 第50页 |
4.2 电动汽车充放电负荷及配电网常规负荷预测 | 第50-58页 |
4.2.1 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 | 第50-56页 |
4.2.2 各类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占比预测 | 第56页 |
4.2.3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空间分布预测 | 第56-57页 |
4.2.4 配电网负荷构成及非电动汽车负荷预测 | 第57-58页 |
4.3 规划模型及求解算法 | 第58-63页 |
4.3.1 变电站选址规划模型 | 第58-60页 |
4.3.2 线路规划模型 | 第60-61页 |
4.3.3 规划目标优化求解算法 | 第61-62页 |
4.3.4 配电网潮流算法 | 第62-63页 |
4.4 配电网规划优化的程序实现 | 第63-70页 |
4.4.1 变电站选址过程 | 第65-67页 |
4.4.2 配电网网架优化过程 | 第67-70页 |
4.5 配电网规划算例分析 | 第70-83页 |
4.5.1 配电网规划算例数据准备 | 第70-72页 |
4.5.2 算例的变电站选址 | 第72-74页 |
4.5.3 算例的网架结构优化规划 | 第74-76页 |
4.5.4 电动汽车数量变化对配电网规划结果的影响 | 第76-79页 |
4.5.5 分时电价价差扩大对配电网规划结果的影响 | 第79-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结论 | 第85-86页 |
5.2 展望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5页 |
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93页 |
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5页 |
附录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