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偶氮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质原理及其应用价值 | 第10-29页 |
1 光致变色简介 | 第10-11页 |
2 光致变色材料 | 第11-15页 |
2.1 光致变色材料的意义 | 第11页 |
2.2 光致变色材料作为信息存储介质的原理 | 第11-12页 |
2.3 光致变色材料用于光信息存储的特点 | 第12页 |
2.4 光致变色储存材料 | 第12-13页 |
2.5 存储光致变色材料的条件 | 第13-14页 |
2.6 光致变色材料应用前景 | 第14-15页 |
3 光致变色偶氮化合物 | 第15-16页 |
4 偶氮苯化合物的光异构化变色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6-20页 |
4.1 偶氮苯基团光致变色原理 | 第16-19页 |
4.2 影响偶氮苯光致变色性能的因素 | 第19-20页 |
5 热致变色 | 第20-22页 |
5.1 有机可逆热变色化合物的变色机理 | 第21页 |
5.2 分子间化学反应 | 第21页 |
5.3 分子的互变异构 | 第21-22页 |
6 其它几类重要的有机光致变色化合物 | 第22-24页 |
6.1 俘精酸酐 | 第22页 |
6.2 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体系 | 第22-23页 |
6.3 螺噁嗪类化合物 | 第23页 |
6.4 吡喃类化合物 | 第23-24页 |
6.5 光致变色席夫碱 | 第24页 |
7 结束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9页 |
第二章 线性偶氮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9-42页 |
1 前言 | 第29-30页 |
2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3 合成路线 | 第31页 |
4 合成方法 | 第31-32页 |
4.1 重氮化和偶联反应 | 第31-32页 |
4.2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32页 |
4.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2页 |
5 合成的偶氮席夫碱化合物的结构及表征 | 第32-37页 |
6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第三章 线性偶氮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及热致变色性质的研究 | 第42-56页 |
1 前言 | 第42-4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2.1 试剂和仪器 | 第43-44页 |
2.2 UV-Vis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44页 |
2.3 具有较好性能的化合物 | 第44页 |
3 结果和讨论 | 第44-51页 |
3.1 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 | 第44-45页 |
3.2 化合物在短时间光照下的紫外吸收和时间的线性关系 | 第45-47页 |
3.3 化合物在升温条件下的热致变色性 | 第47-48页 |
3.4 化合物在恒温条件下的热致变色性 | 第48-50页 |
3.5 化合物的紫外吸收与时间的关系 | 第50-51页 |
4 其它化合物的光致变色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双偶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致变色性质的研究 | 第56-70页 |
1 前言 | 第56页 |
2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2.1 仪器与试剂 | 第56-58页 |
2.2 合成路线 | 第58页 |
2.3 合成方法 | 第58-59页 |
2.3.1 偶氮水杨醛化合物的合成 | 第58-59页 |
2.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59页 |
3 合成的偶氮希夫碱化合物及表征 | 第59-62页 |
4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4.1 溶液的配制 | 第62-63页 |
4.2 UV-Vis吸收光谱的测定 | 第63页 |
5 结果和讨论 | 第63-65页 |
6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