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IWRM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2.1 理论依据——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 | 第12-14页 |
1.2.2 IWRM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及其水管理概况 | 第24-27页 |
2.1 研究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页 |
2.2 研究区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 | 第24-25页 |
2.3 水资源管理现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甘州区IWRM绩效评价 | 第27-56页 |
3.1 甘州区IWRM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7-33页 |
3.1.1 指标体系选取的依据和原则 | 第27-28页 |
3.1.2 甘州区/灌区尺度IWRM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3.1.3 各级指标的解释 | 第30-33页 |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43页 |
3.2.1 AHP基本原理与操作过程 | 第34-37页 |
3.2.2 研究区IWRM绩效指标赋权 | 第37-43页 |
3.3 绩效指数的计算与评价 | 第43-54页 |
3.3.1 数据的获取 | 第43-44页 |
3.3.2 计算方法 | 第44页 |
3.3.3 甘州区(区尺度)IWRM绩效计算结果与评价 | 第44-48页 |
3.3.4 甘州区灌区IWRM绩效计算结果与评价 | 第48-54页 |
3.4 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甘州区灌区IWRM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70页 |
4.1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6-60页 |
4.1.1 指标选取的依据 | 第56-57页 |
4.1.2 甘州区IWRM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第57-58页 |
4.1.3 指标含义 | 第58-60页 |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60-61页 |
4.3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第61-68页 |
4.3.1 模型构建 | 第61-62页 |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2-68页 |
4.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5.1 结论与建议 | 第70-71页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71-73页 |
5.2.1 研究的不足 | 第71-72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