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和左旋肉碱组合对ED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1 勃起功能障碍及其治疗药物第11-18页
    1.1 ED 的流行现状第11页
    1.2 ED 形成的机理第11-12页
    1.3 ED 的治疗药物选择第12-17页
        1.3.1 磷酸二酯酶(5)(Phosphodiestase 5,PDE5)抑制剂第12-14页
        1.3.2 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PGE1)第14页
        1.3.3 酚妥拉明(Phentolamine,立及丁)第14-15页
        1.3.4 罂粟碱(Papaverine)第15页
        1.3.5 阿朴吗啡(Apomorphine,脱水吗啡)第15页
        1.3.6 盐酸阿朴吗啡(Apomorphine Hydrochloride,商品名Ixense)第15-16页
        1.3.7 淫羊藿(Epimedium grandiflorum Morr.)第16页
        1.3.8 睾酮(Testosterone)第16页
        1.3.9 川芎嗪(Ligustrazinhy drochlorid)第16-17页
    1.4 展望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2.1 实验材料第18-19页
        2.1.1 实验动物第18页
        2.1.2 实验药品第18页
        2.1.3 实验设备第18-19页
    2.2 实验方法第19-21页
        2.2.1 发情期雌鼠的准备第19页
        2.2.2 ED 模型大鼠的制备第19页
        2.2.3 动物的给药第19-20页
        2.2.4 性行为的观测第20页
        2.2.5 血清睾酮水平和血液流变性指标检测第20页
        2.2.6 数据的统计及分析第20-21页
3 实验结果第21-26页
    3.1 行为学结统计与分析第21-23页
    3.2 血清睾酮水平检测与分析第23-24页
    3.3 血液流变性指标检测与分析第24-26页
4 讨论第26-30页
    4.1 ED 模型大鼠的复制第26页
    4.2 睾酮对阴茎勃起的作用第26-27页
    4.3 血液流变性对阴茎勃起的影响第27页
    4.4 不同剂量药物组合对ED 治疗效果的比较第27-30页
结论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7页
附录第37-38页
后记第38-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生长发育多效基因DDF1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下一篇: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