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配置与政策研究
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对象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理论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逻辑结构、主要结论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2 农村发展金融理论 | 第15-21页 |
2.1 农业融资理论 | 第15页 |
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第15-16页 |
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16-17页 |
2.4 农村金融资源的涵义及组成 | 第17-21页 |
3 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流动 | 第21-27页 |
3.1 财政渠道流出 | 第21-22页 |
3.2 金融渠道流出 | 第22-25页 |
3.3 价格渠道流出 | 第25-27页 |
4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调 | 第27-30页 |
4.1 区域性失调 | 第27-28页 |
4.2 产业性失调 | 第28页 |
4.3 非农化倾向 | 第28-29页 |
4.4 用途上差异 | 第29-30页 |
5 我国农村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原因 | 第30-40页 |
5.1 政府配置失灵 | 第30-32页 |
5.2 根源──农村发展融资的特殊性 | 第32-40页 |
6. 改变农村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建议 | 第40-43页 |
6.1 政府要实行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 | 第40-41页 |
6.2 建立起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 | 第41页 |
6.3 农业发展银行的重新定位 | 第41-42页 |
6.4 长远来看,放开利率管制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 第42页 |
6.5 建立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村扶贫等基金 | 第42-43页 |
7 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7-4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8-49页 |
王艳芳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