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鳞翅目害虫论文

基于交配行为的梨小食心虫干扰机制与诱源筛选研究

摘要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64页
    第一节 研究进展概述第13-44页
        1 昆虫交配行为研究第13-17页
            1.1 性选择第13-15页
            1.2 多次交配第15-17页
            1.3 延时交配第17页
        2 蛾类昆虫飞行行为的研究第17-21页
            2.1 飞行机制第17-19页
            2.2 飞行轨迹第19-21页
        3 性信息素诱捕器的空间分布第21-27页
            3.1 性信息素作用区与有效诱捕半径的关系第21-25页
            3.2 昆虫的垂直分布和有效飞行层的分析第25-27页
        4 不同引诱剂联合引诱植食性昆虫的研究第27-30页
        参考文献第30-44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44-64页
        1 目的和意义第44-57页
            1.1 梨小食心虫概况第44-46页
            1.2 梨小食心虫交配行为第46页
            1.3 梨小食心虫飞行行为第46-47页
            1.4 梨小食心虫成虫引诱剂第47-49页
            1.5 基于性信息素的交配干扰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第49-57页
        2 试验技术路线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第二章 干扰梨小食心虫交配的行为机制第64-94页
    第一节 梨小食心虫羽化、交配与繁殖行为第64-7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4-66页
            1.1 虫源饲养第64页
            1.2 供试虫源第64页
            1.3 羽化特点第64-65页
            1.4 交配与繁殖特点第65页
            1.5 再次交配第65页
            1.6 田间诱蛾试验第65-66页
            1.7 统计分析第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2.1 羽化和交配行为第66-67页
            2.2 羽化后雌、雄成虫的比率第67页
            2.3 羽化和交配的日节律第67-68页
            2.4 交配与繁殖潜能第68页
            2.5 再次交配第68-69页
        3 讨论与小结第69-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第二节 梨小食心虫交配和繁殖潜力对交配干扰环境的响应第79-9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9-80页
            1.1 虫源饲养第79页
            1.2 供试虫源第79页
            1.3 试验设计第79页
            1.4 统计分析第79-8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0-82页
            2.1 有效性比对交配和繁殖的影响第80-81页
            2.2 延时交配对交配和繁殖的影响第81页
            2.3 性经历对交配和繁殖的影响第81-82页
        3 讨论与小结第8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4页
第三章 梨小食心虫诱源配方的田间筛选第94-114页
    第一节 性信息素诱捕器在桃园的放置对梨小食心虫诱捕量的影响第94-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4-95页
            1.1 试验样地第94页
            1.2 试验设计第94-95页
            1.3 统计分析第9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5-96页
            2.1 诱捕器高度对诱蛾量的影响第95页
            2.2 诱捕器方位对诱蛾量的影响第95-96页
            2.3 诱捕器间隔距离对诱蛾量的影响第96页
        3 讨论与小结第96-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4页
    第二节 不同诱源最佳比例和剂量的田间筛选第104-11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1.1 供试化合物第104页
            1.2 诱芯和诱捕器第104-105页
            1.3 田间诱捕试验第105页
            1.4 统计分析第10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5-106页
            2.1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组分不同剂量和比例的田间诱蛾效果第105-106页
            2.2 梨小食心虫寄主挥发物组分不同剂量和比例的诱蛾效果第106页
            2.3 梨小食心虫糖醋酒液不同比例的田间诱蛾效果第106页
            2.4 梨小食心虫食物诱饵不同剂量的田间诱蛾效果第106页
        3 讨论与小结第106-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第四章 梨小食心虫诱源的行为作用第114-145页
    第一节 梨小食心虫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第114-12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4页
            1.1 虫源饲养第114页
            1.2 供试虫源第114页
            1.3 样品的制备与观察第114页
            1.4 数据统计及图像处理第11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4-116页
            2.1 梨小食心虫触角的形态及感受器类型第114-115页
            2.2 触角感器的分布与类型第115-116页
        3 讨论与小结第116-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3页
    第二节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四种组分的行为作用第123-13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3-126页
            1.1 虫源饲养第123页
            1.2 供试虫源第123页
            1.3 供试化合物第123-124页
            1.4 诱芯和诱捕器第124页
            1.5 EAG装置及测定方法第124页
            1.6 风洞装置和雌、雄蛾反应标准第124-125页
            1.7 田间诱捕试验第125页
            1.8 统计分析第125-1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6-127页
            2.1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不同组分的EAG反应第126页
            2.2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不同组分的行为反应第126-127页
            2.3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不同组分对田间诱蛾量的影响第127页
        3 讨论与小结第127-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4页
    第三节 梨小食心虫对四种诱源的行为反应的比较第134-1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34-135页
            1.1 虫源饲养第134页
            1.2 供试虫源第134页
            1.3 供试化合物第134页
            1.4 诱芯和诱捕器第134页
            1.5 EAG装置及测定方法第134页
            1.6 风洞装置和雌、雄蛾反应标准第134页
            1.7 田间诱捕试验第134-135页
            1.8 统计分析第1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35-136页
            2.1 梨小食心虫雌、雄蛾对不同混配诱源的EAG反应第135页
            2.2 梨小食心虫对不同混配诱源的行为反应第135-136页
            2.3 梨小食心虫不同混配诱源对田间诱蛾量的影响第136页
        3 讨论与小结第136-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45页
第五章 混配诱源的田间保护试验第145-1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45-146页
        1.1 供试化合物第145页
        1.2 诱芯和诱捕器第145页
        1.3 田间诱捕试验第145页
        1.4 统计分析第145-1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46-147页
        2.1 不同介质对梨小食心虫最佳混配诱源诱蛾效果的影响第146页
        2.2 抗氧化剂对梨小食心虫最佳混配诱源诱蛾效果的影响第146-147页
    3 讨论与小结第147-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第152-155页
    1 全文小结第152页
    2 研究展望第152-155页
Abstract第155-159页
附录第161-167页
    1 参加项目第161页
    2 发表文章第161页
    3 专利第161-162页
    4 试验列图第162-167页
致谢第167-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模拟气候变暖对桃小食心虫越冬及滞育诱导期生化物质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农药残留检测新方法及杀虫剂对甘蓝夜蛾消化酶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