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离子液体 | 第11-18页 |
1.2.1 离子液体及其发展历史 | 第11页 |
1.2.2 离子液体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3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12-14页 |
1.2.3.1 一步合成法 | 第12-13页 |
1.2.3.2 两步合成法 | 第13-14页 |
1.2.4 离子液体的主要性质 | 第14-16页 |
1.2.4.1 熔点 | 第14-15页 |
1.2.4.2 粘度 | 第15-16页 |
1.2.4.3 热稳定性 | 第16页 |
1.2.4.4 溶解性 | 第16页 |
1.2.5 离子液体的特性 | 第16-17页 |
1.2.6 离子液体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聚氧乙烯醚 | 第18-19页 |
1.4 杂多酸 | 第19-21页 |
1.4.1 杂多酸的结构及性质 | 第19-21页 |
1.4.3 杂多酸的应用 | 第21页 |
1.5 选题意义及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聚醚熔盐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3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5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4-25页 |
2.3 离子液体的合成方法及表征 | 第25-26页 |
2.3.1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25页 |
2.3.2 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25-26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2.4.1 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 第26-27页 |
2.4.2 离子液体的核磁表征 | 第27-28页 |
2.4.3 离子液体的热重表征 | 第28-29页 |
2.4.4 离子液体的熔点测定结果及聚醚链长对熔点的影响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聚醚链长(m+n)对酸性的影响 | 第31-3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1 实验药品 | 第31-3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3.3 电位滴定法测聚醚链长对酸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1 电位滴定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聚醚熔盐室温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47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5-36页 |
4.2.1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4.2.2 实验药品 | 第36页 |
4.3 聚醚熔盐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4.3.1 酯化反应过程 | 第37页 |
4.3.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4.3.3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页 |
4.3.4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5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38页 |
4.3.6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情况 | 第3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6页 |
4.4.1 聚醚熔盐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 | 第38-40页 |
4.4.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0-41页 |
4.4.3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1页 |
4.4.4 酸醇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5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2-44页 |
4.4.6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44-45页 |
4.4.7 聚醚链长对催化酯化反应的影响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聚醚熔盐室温离子液体在催化纤维素水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47-53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7-48页 |
5.2.1 实验药品 | 第47-48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48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5.3.1 纤维素的水解反应[66] | 第48-49页 |
5.3.2 总还原糖(TRS)测定[67] | 第49页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5.4.1 纤维素溶解时间对水解的影响 | 第49页 |
5.4.2 反应温度对水解的影响 | 第49-50页 |
5.4.3 催化剂用量对水解的影响 | 第50页 |
5.4.4 聚醚链长对水解的影响 | 第50-51页 |
5.4.5 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对水解性能的影响 | 第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3-54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6.2 下一步研究内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