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的功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青少年健全人格相关理论概述 | 第14-19页 |
2.1 人格 | 第14-15页 |
2.2 健全人格 | 第15-17页 |
2.2.1 健全人格的内涵 | 第15-16页 |
2.2.2 当代青少年健全人格的标准 | 第16-17页 |
2.3 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3 法制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主要功能 | 第19-32页 |
3.1 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 | 第19-24页 |
3.1.1 公民意识的内涵 | 第19-20页 |
3.1.2 青少年公民意识缺失现状 | 第20-22页 |
3.1.3 法制教育对青少年公民意识的培养 | 第22-24页 |
3.2 培养青少年较强的法制观念 | 第24-26页 |
3.2.1 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 | 第24-26页 |
3.2.2 通过法制教育培养青少年较强的法制观念 | 第26页 |
3.3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第26-29页 |
3.3.1 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 第26-27页 |
3.3.2 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现状 | 第27-28页 |
3.3.3 法制教育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 第28-29页 |
3.4 引导青少年树立法律信仰 | 第29-32页 |
3.4.1 法律信仰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义 | 第29-30页 |
3.4.2 法制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的培养 | 第30-32页 |
4 实现法制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健全人格功能的对策 | 第32-40页 |
4.1 优化家庭法制教育环境 | 第32-35页 |
4.1.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 第32-34页 |
4.1.2 营造积极的家庭教育氛围 | 第34-35页 |
4.2 合理设置法制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 | 第35-37页 |
4.2.1 改进学校法制教育方式方法 | 第35-36页 |
4.2.2 充实学校法制教育内容 | 第36-37页 |
4.3 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宣传法制教育 | 第37-39页 |
4.4 加强社区法制建设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