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2.1 早产的定义及演变过程 | 第15-16页 |
2.2 早产的危害 | 第16-19页 |
2.2.1 呼吸系统 | 第16-17页 |
2.2.2 神经系统 | 第17页 |
2.2.3 循环系统 | 第17-18页 |
2.2.4 消化系统 | 第18页 |
2.2.5 皮肤 | 第18-19页 |
2.3 早产的高危因素 | 第19-27页 |
2.3.1 负性事件 | 第19页 |
2.3.2 孕妇一般情况 | 第19-21页 |
2.3.3 妊娠期合并症 | 第21-26页 |
2.3.4 内外科合并症 | 第26页 |
2.3.5 多胎和胎位异常 | 第26-27页 |
2.4 早产的预测 | 第27-29页 |
2.4.1 宫颈超声的评价 | 第27-28页 |
2.4.2 各种细胞因子及相关产物 | 第28页 |
2.4.3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测定 | 第28页 |
2.4.4 其他 | 第28-29页 |
2.5 早产的诊断 | 第29页 |
2.6 早产预防 | 第29-30页 |
2.7 早产的治疗 | 第30页 |
2.8 分娩期处理 | 第30-31页 |
第3章 方法与资料 | 第31-38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31页 |
3.2 剔除标准 | 第31页 |
3.3 文献检索 | 第31-33页 |
3.4 文献筛选 | 第33页 |
3.5 评价指标 | 第33页 |
3.6 资料提取 | 第33-34页 |
3.7 文献评价 | 第34-37页 |
3.8 统计学分析 | 第37-3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8-57页 |
4.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38-39页 |
4.2 文献基本特征: | 第39-43页 |
4.3 早产影响因素 | 第43-51页 |
4.3.1 21 个病例对照研究关于胎膜早破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3-44页 |
4.3.2 19 个病例对照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4-45页 |
4.3.3 双胎或多胎以及胎位异常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5-46页 |
4.3.4 19 个病例对照研究关于胎盘因素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6-47页 |
4.3.5 8 个病例对照研究关于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7-48页 |
4.3.6 6 个病例对照研究关于内外科合并症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8-49页 |
4.3.7 6 个病例对照研究关于产检次数<5 次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49-50页 |
4.3.8 7 个病例对照研究关于有无流产史与早产关系的结果 | 第50-51页 |
4.4 妊娠结局的 META 分析结果 | 第51-57页 |
4.4.1 6 个病例对照研究两组剖宫产的比较 | 第51-52页 |
4.4.2 5 个病例对照研究两组产后出血的比较 | 第52-53页 |
4.4.3 新生儿低体重与窘迫以及死亡的比较 | 第53-5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7-62页 |
5.1 早产的危险因素 | 第57-60页 |
5.1.1 胎膜早破与早产 | 第57页 |
5.1.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早产 | 第57-58页 |
5.1.3 双胎或多胎与早产 | 第58页 |
5.1.4 胎位异常与早产 | 第58页 |
5.1.5 胎盘因素与早产 | 第58-59页 |
5.1.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与早产 | 第59页 |
5.1.7 妊娠合并内外科合并症与早产 | 第59-60页 |
5.1.8 产前检查与早产 | 第60页 |
5.1.9 人工流产史与早产 | 第60页 |
5.2 早产的妊娠结局分析 | 第60-6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作者简介以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