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背景 | 第9-10页 |
1.2 技术现状研究 | 第10-12页 |
1.3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3.2 论文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 第15-25页 |
2.1 VxWorks操作系统 | 第15-18页 |
2.1.1 概述 | 第15-16页 |
2.1.2 基本结构 | 第16页 |
2.1.3 VxWorks网络驱动模型 | 第16-18页 |
2.2 TCP/IP协议栈 | 第18-19页 |
2.3 MPLS技术介绍 | 第19-23页 |
2.3.1 MPLS概述 | 第19-21页 |
2.3.2 MPLS技术术语 | 第21-22页 |
2.3.3 MPLS技术要点 | 第22页 |
2.3.4 MPLS相关协议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支持MPLS的路由转发平台设计 | 第25-45页 |
3.1 路由转发平台功能定义 | 第25-26页 |
3.1.1 路由转发 | 第25-26页 |
3.1.2 上层协议软件接口支持 | 第26页 |
3.2 整体架构设计 | 第26-28页 |
3.3 IP路由设计 | 第28-31页 |
3.3.1 IP包转MPLS包设计 | 第29-30页 |
3.3.2 路由管理接口设计 | 第30-31页 |
3.4 MPLS转发设计 | 第31-42页 |
3.4.1 线性表MPLS标签转发表方案 | 第32-33页 |
3.4.2 二叉搜索树MPLS标签转发表方案 | 第33-35页 |
3.4.3 Patricia Trie树MPLS标签转发表 | 第35-41页 |
3.4.4 MPLS转发相关接口设计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5页 |
第四章 支持MPLS的路由转发平台实现 | 第45-67页 |
4.1 平台整体实现结构 | 第45-46页 |
4.2 主要的数据结构 | 第46-50页 |
4.2.1 MPLS垫片:npls_shim | 第46-47页 |
4.2.2 NHLFE相关数据类型 | 第47-48页 |
4.2.3 sockaddr_mpls | 第48页 |
4.2.4 mpls_ilm | 第48-49页 |
4.2.5 rtentry | 第49-50页 |
4.3 网络驱动程序实现 | 第50-52页 |
4.3.1 网络中断处理部分 | 第50-51页 |
4.3.2 网络数据接收任务netTask | 第51-52页 |
4.4 IP包路由模块 | 第52-57页 |
4.4.1 MPLS接口挂载 | 第52-53页 |
4.4.2 mpls_output接口函数 | 第53-54页 |
4.4.3 ether_output链路层发送函数 | 第54-55页 |
4.4.4 IP路由维护接口 | 第55-56页 |
4.4.5 IP包路由流程 | 第56-57页 |
4.5 MPLS转发模块 | 第57-65页 |
4.5.1 MPLS包处理引擎 | 第58-61页 |
4.5.2 MPLS标签转发表 | 第61页 |
4.5.3 标签查找核心接口 | 第61-62页 |
4.5.4 MPLS转发表维护接口 | 第62-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路由转发平台的测试与应用 | 第67-77页 |
5.1 测试环境 | 第67-68页 |
5.1.1 软件环境 | 第67-68页 |
5.1.2 硬件环境 | 第68页 |
5.2 测试方法 | 第68-76页 |
5.2.1 LER工作测试 | 第69-72页 |
5.2.2 LSR工作测试 | 第72-75页 |
5.2.3 性能测试 | 第75-76页 |
5.3 测试结论 | 第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论文结论及展望 | 第77-79页 |
6.1 文章总结 | 第77页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