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纳米颗粒对红萍富集水体中重金属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2页
绪论第12-24页
    0.1 植物修复重金属研究进展第12-15页
        0.1.1 植物修复机制第12-13页
        0.1.2 漂浮植物对重金属的修复第13-14页
        0.1.3 植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0.2 纳米颗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性第15-20页
        0.2.1 纳米颗粒的水环境行为第15-16页
        0.2.2 纳米颗粒水生生态毒性第16-20页
            0.2.2.1 纳米二氧化钛的水生生钛毒性第17-18页
            0.2.2.2 纳米氧化锌的水生生态毒性第18-19页
            0.2.2.3 多壁碳纳米管(MCNTs)的水生生态毒性第19-20页
    0.3 纳米材料、水生植物、重金属间共存时的互作机制第20-21页
    0.4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4页
        0.4.1 本研究的意义第21页
        0.4.2 本研究的内容第21-22页
        0.4.3 本研究技术路线第22-24页
第一章 纳米TiO_2对红萍同步富集水体中Cu(Ⅱ)与Cr(Ⅵ)的影响研究第24-34页
    1.1 前言第24-25页
    1.2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1.2.1 材料和仪器第25页
        1.2.2 卡洲萍的预培养第25页
        1.2.3 培养实验第25-26页
        1.2.4 分析方法第26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26-32页
        1.3.1 nTiO_2颗粒对卡洲萍富集Cu(Ⅱ)与Cr(Ⅵ)的影响第26-28页
        1.3.2 回归分析第28-29页
        1.3.3 nTiO_2与Cu(Ⅱ)-Cr(Ⅵ)混合溶液作用前后的SEM与EDS分析第29-30页
        1.3.4 卡洲萍的FTIR分析第30-32页
    1.4 结论第32-34页
第二章 纳米ZnO对红萍富集Cu(Ⅱ)的影响第34-44页
    2.1 前言第34-3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2.2.2 实验仪器第35页
        2.2.3 培养实验第35-36页
        2.2.4 卡洲萍中铜含量的测定第36页
        2.2.5 表征分析第3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2.3.1 nZnO投加量对卡洲萍富集铜的影响第36-37页
        2.3.2 nZnO对卡洲萍富集不同浓度梯度铜的影响第37-39页
        2.3.3 卡洲萍富集铜的一级动力学拟合第39页
        2.3.4 溶液中铜的去除率第39-41页
        2.3.5 SEM、EDS与FTIR分析第41-42页
    2.4 结论第42-44页
第三章 碳纳米管对红萍富集重金属镉的影响研究第44-54页
    3.1 前言第44-45页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3.2.1 实验材料第45页
        3.2.2 实验仪器第45-46页
        3.2.3 实验设计与溶液制备第46页
        3.2.4 卡洲萍中镉含量的测定第46页
        3.2.5 FTIR与SEM-EDS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1页
        3.3.1 溶液中镉的去除第46-48页
        3.3.2 萍体中隔的富集量第48-49页
        3.3.3 卡洲萍生物量的变化第49-51页
        3.3.4 碳纳米管的电镜图分析第51页
    3.4 结论第51-54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4-58页
    4.1 结论第54-55页
    4.2 展望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76页
个人简历第76-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urkholderia vietnamiensis C09V同时去除废水中染料和重金属的研究
下一篇:纳米氧化铁材料制备、表征及其去除重金属离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