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论 | 第19-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9-22页 |
1.1.1 国内外经济金融背景 | 第19-20页 |
1.1.2 国内银行业概况 | 第20-22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22-25页 |
1.2.1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特征及态势 | 第22-24页 |
1.2.2 可持续成长测度与评价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 第24-2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7-2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9-30页 |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9-30页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30页 |
1.6 本文技术路线及结构安排 | 第30-35页 |
1.6.1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1.6.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32-35页 |
2. 理论与文献 | 第35-70页 |
2.1 企业竞争力与可持续成长理论 | 第35-51页 |
2.1.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第35-40页 |
2.1.2 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 第40-51页 |
2.2 金融业可持续成长理论 | 第51-53页 |
2.2.1 金融资源说和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51-52页 |
2.2.2 金融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 | 第52-53页 |
2.3 全要素生产率(TFP)测度理论 | 第53-62页 |
2.3.1 生产率与生产率变化测度 | 第53-56页 |
2.3.2 指数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TFP) | 第56-57页 |
2.3.3 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TFP)测度 | 第57-62页 |
2.4 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评的研究现状 | 第62-70页 |
2.4.1 企业可持续成长测评的研究 | 第62-65页 |
2.4.2 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评的研究 | 第65-67页 |
2.4.3 评述 | 第67-70页 |
3. 一般企业与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动因与机理分析 | 第70-106页 |
3.1 一般企业可持续成长的理论分析 | 第70-92页 |
3.1.1 一般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 | 第71-81页 |
3.1.2 一般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动因与机理分析:基于持续竞争力的视角 | 第81-92页 |
3.2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的成长特征 | 第92-100页 |
3.2.1 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92-96页 |
3.2.2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特征分析 | 第96-100页 |
3.3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内涵、动因与机理 | 第100-106页 |
3.3.1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内涵 | 第101-102页 |
3.3.2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的动因与机理 | 第102-106页 |
4.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度模型与评价方法 | 第106-135页 |
4.1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度模型与评价方法选择 | 第106-110页 |
4.1.1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度模型 | 第106-109页 |
4.1.2 基于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度模型的评价方法选择 | 第109-110页 |
4.2 评价方法:简单介绍与比较 | 第110-135页 |
4.2.1 层次分析法(AHP) | 第110-115页 |
4.2.2 DEA-Malquist指数模型评价方法 | 第115-131页 |
4.2.3 单一财务指标的增长率评价方法 | 第131-132页 |
4.2.4 三种评价方法比较 | 第132-135页 |
5.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度与评价:实证研究 | 第135-171页 |
5.1 基于AHP模型的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评 | 第136-148页 |
5.1.1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36-139页 |
5.1.2 中国农村商业银行竞争力的AHP测度模型 | 第139-144页 |
5.1.3 模型实施及分析 | 第144-148页 |
5.2 基于DEA-Malquist指数模型的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评 | 第148-156页 |
5.2.1 研究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149-150页 |
5.2.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第150-151页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151-156页 |
5.3 基于财务指标增长率分析的中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成长测评 | 第156-162页 |
5.3.1 产出指标的增长率分析 | 第157-160页 |
5.3.2 投入指标的增长率分析 | 第160-162页 |
5.4 三种实证测评的结论对比与建议 | 第162-171页 |
5.4.1 基于AHP模型实证分析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 第162-163页 |
5.4.2 基于DEA-Malquist指数模型分析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 第163-164页 |
5.4.3 基于财务指标增长率分析的相关结论和建议 | 第164-166页 |
5.4.4 三种实证测评结论的综合与对比 | 第166-171页 |
6. 研究结论、对策及展望 | 第171-178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71-173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173-175页 |
6.3 研究思考与展望 | 第175-178页 |
参考文献 | 第178-192页 |
后记 | 第192-194页 |
致谢 | 第194-19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96-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