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燃料与燃烧论文

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燃烧过程诊断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煤粉着火及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0-22页
        1.2.1 煤粉颗粒着火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煤粉着火及燃烧特性主要影响因素第13-14页
        1.2.3 利用光学测量手段对煤粉着火及燃烧特性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4 利用着火研究手段第19-22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光学诊断型携带流煤粉反应系统与研究方法第24-43页
    2.1 平面火焰携带流煤粉反应系统第24-31页
        2.1.1 实验系统设计原理第24-25页
        2.1.2 平面火焰燃烧器第25-28页
        2.1.3 微量给粉装置第28-29页
        2.1.4 配气系统第29-30页
        2.1.5 尾气排放与采样装置第30-31页
    2.2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系统第31-36页
        2.2.1 PLIF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第31-34页
        2.2.2 PLIF测量系统的安装与介绍第34-36页
    2.3 光学诊断型携带流煤粉反应系统的调试第36-40页
        2.3.1 燃烧室的温度场测量与校正第36-37页
        2.3.2 微量给粉装置的标定第37-38页
        2.3.3 燃烧室内颗粒速度场的确定第38页
        2.3.4 研究对象和配气方案第38-40页
    2.4 OH-PLIF系统的调试第40-42页
        2.4.1 激光器与光路的调试第40页
        2.4.2 图像处理方法第40-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3章 基于OH-PLIF测量技术的煤粉射流火焰着火及燃烧特性第43-55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不同燃烧条件下煤粉射流火焰的着火特性分析第43-52页
        3.2.1 不同燃烧条件下神华烟煤着火燃烧特性第44-48页
        3.2.2 不同条件下蒙东褐煤着火燃烧特性第48-52页
    3.3 烟煤与褐煤着火燃烧特性的对比第52-53页
    3.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4章 基于多种光学测量手段对煤粉着火及燃尽特性的研究第55-66页
    4.1 多种光学测量手段的基本介绍第55页
    4.2 不同燃烧条件下烟煤与褐煤着火及燃尽程度的研究第55-59页
        4.2.1 利用多种测量技术对神华烟煤的着火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第55-57页
        4.2.2 利用多种测量技术对蒙东褐煤的着火燃烧特性的对比研究第57-59页
    4.3 不同燃烧条件下燃烧生成焦炭特性分析第59-65页
        4.3.1 不同燃烧条件下焦炭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第59-60页
        4.3.2 不同燃烧条件下煤焦扫描电镜(SEM)分析第60-64页
        4.3.3 不同燃烧条件下焦炭孔隙特性分析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74-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碱金属Na对煤热解衍生碳黑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端壁横向射流对高速扩压叶栅损失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