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网、站,监测系统论文

突发水域污染的移动水质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突发水域污染溯源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突发水域污染溯源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突发水域污染溯源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移动水质监测系统现状第14-15页
    1.4 本文的任务及结构第15-17页
2.突发水域污染溯源算法第17-33页
    2.1 适用于移动平台的污染物溯源算法概述第17-18页
    2.2 PSO-DE算法第18-23页
        2.2.1 PSO-DE算法介绍第18-21页
        2.2.2 PSO-DE的改进第21-23页
    2.3 二维水力模型第23-25页
    2.4 算例仿真第25-28页
        2.4.1 二维水域单点源污染物溯源仿真第25-27页
        2.4.2 二维水域多点源污染物溯源仿真第27-28页
    2.5 反演结果影响因子分析第28-30页
        2.5.1 粒子个数的影响第28-29页
        2.5.2 水域纵向平均速度的影响第29-30页
    2.6 优化算法在水质移动平台上的应用第30-31页
    2.7 本章小结第31-33页
3.移动水质监测系统总体设计第33-43页
    3.1 系统总体架构第33-34页
    3.2 监控中心设计第34-36页
        3.2.1 监控中心硬件设计第34-35页
        3.2.2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第35-36页
    3.3 Android手机APP开发第36-42页
        3.3.1 Android概述第36-37页
        3.3.2 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第37-42页
    3.4 监控中心软件展示第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移动水质监测平台设计第43-65页
    4.1 移动水质监测平台的组成第43-45页
    4.2 硬件设计第45-54页
        4.2.1 CPU选型第45-47页
        4.2.2 电源模块第47-48页
        4.2.3 采样模块第48-50页
        4.2.4 运动控制模块第50-51页
        4.2.5 超声测障模块第51-52页
        4.2.6 电子罗盘模块第52-53页
        4.2.7 3G通信和GPS定位模块第53-54页
    4.3 软件设计第54-64页
        4.3.1 操作系统的移植第55-58页
        4.3.2 驱动程序的开发第58-62页
        4.3.3 应用程序的开发第62-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系统测试第65-71页
    5.1 模块测试第65-69页
        5.1.1 3G模块通信测试第65-66页
        5.1.2 GPS模块通信测试第66-68页
        5.1.3 运动控制模块和水样采集模块测试第68页
        5.1.4 水质检测模块测试第68-69页
    5.2 测试总结第69-71页
6.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总结第71页
    6.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吸热型碳氢燃料密度测量实验研究
下一篇:电势作用下重塑黄土水分迁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