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风力和光伏电站群联合运行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 ·我国水电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 ·我国风电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 ·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现状 | 第11页 |
| ·联合优化运行的意义 | 第11-12页 |
| ·蓄能装置的必要性及蓄能方式 | 第12-14页 |
| ·蓄能装置的必要性 | 第12页 |
| ·主要的蓄能方式 | 第12-13页 |
| ·大规模储能技术对比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 ·常规水电站与风电场的联合运行 | 第14页 |
| ·抽水蓄能电站与风电场的联合运行 | 第14-15页 |
| ·抽水蓄能电站与光伏电站的联合运行 | 第15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第2章 联合运行系统的结构 | 第16-22页 |
| ·抽水蓄能电站 | 第16-19页 |
|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 ·抽水蓄能电站的开发方式和分类 | 第17-19页 |
| ·风力发电场 | 第19-20页 |
| ·光伏电站 | 第20页 |
| ·联合运行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出力特性分析及功率预测 | 第22-44页 |
| ·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特性 | 第22-26页 |
| ·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 | 第22页 |
| ·运行工况多 | 第22-23页 |
| ·转换特性 | 第23-24页 |
| ·在电力系统的作用 | 第24-26页 |
| ·风电场出力特性 | 第26-28页 |
| ·光伏电站出力特性及功率预测 | 第28-42页 |
| ·光伏发电出力特性 | 第28-31页 |
| ·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 | 第3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4章 抽水蓄能、风力和光伏电站群联合优化运行 | 第44-61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联合运行的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 ·遗传算法的理论基础 | 第46-52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46-47页 |
| ·编码方法 | 第47页 |
| ·适应度函数 | 第47-48页 |
| ·遗传操作 | 第48-50页 |
| ·约束条件的处理方法 | 第50-52页 |
| ·遗传算法的实现 | 第52-53页 |
| ·基本遗传算法实现步骤 | 第52页 |
| ·改进遗传算法 | 第52-53页 |
| ·算例分析 | 第53-56页 |
| ·模型参数设置 | 第54-55页 |
| ·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 ·抽水蓄能电站效益分析 | 第56-59页 |
| ·抽水蓄能电站的静态效益 | 第56-58页 |
| ·抽水蓄能电站的动态效益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结论与创新点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