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8页 |
一、留学生与留学生文学 | 第7-9页 |
二、中国现代留学生文学研究回顾 | 第9-13页 |
三、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3-15页 |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启蒙话语——觉醒与呐喊的奏鸣曲 | 第18-35页 |
第一节 身体欲望的多重书写 | 第18-23页 |
一、女性“身体”的大胆描绘 | 第19-21页 |
二、男性“欲望”的直面呈现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独立个体的启蒙构建 | 第23-29页 |
一、个性解放的潮涌 | 第24-26页 |
二、自我意识的觉醒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浓郁乡愁的繁复吟唱 | 第29-35页 |
一、激烈忧愤的国族意识 | 第30-32页 |
二、哀怨惆怅的思乡情绪 | 第32-35页 |
第二章 边缘书写——苦闷与挣扎的回旋曲 | 第35-50页 |
第一节 悲苦生存的困窘 | 第35-41页 |
一、贫困生活的揭示 | 第36-38页 |
二、苦楚疾病的书写 | 第38-41页 |
第二节 炽热性爱的苦闷 | 第41-45页 |
一、放纵和压抑的性爱表现 | 第42-43页 |
二、灵与肉的苦闷交织 | 第43-45页 |
第三节 迷茫身份的焦虑 | 第45-50页 |
一、身份危机的彷徨 | 第46-47页 |
二、身份认同的追寻 | 第47-50页 |
第三章 异邦想象——体验与反思的协奏曲 | 第50-68页 |
第一节 异域多重印象的呈现 | 第50-57页 |
一、风土人情的生动描绘 | 第51-54页 |
二、异邦大学的形象构建 | 第54-57页 |
第二节 东西差异冲突的表征 | 第57-61页 |
一、社会发展的差异隔阂 | 第57-59页 |
二、思想文化的碰撞对抗 | 第59-61页 |
第三节 本土与异域的反思 | 第61-68页 |
一、本土文化的沉痛批判 | 第62-64页 |
二、对异域文化的积极接纳 | 第64-68页 |
小结 现实关照——价值体现和文学关照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一、参考作品书目 | 第72页 |
二、参考学术专著 | 第72-73页 |
三、参考硕博论文 | 第73-74页 |
四、参考期刊论文 | 第74-77页 |
附录一:中国现代留学生小说一览表(1919——1949) | 第7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