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辣椒病虫害论文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对辣椒疫病的生防作用及其抗菌机制初探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辣椒疫病及防治研究进展第11-13页
        1.1.1 辣椒疫病的概述第11页
        1.1.2 辣椒疫病防治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 生物防治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生物防治概念及作用机理第13-14页
        1.2.2 生防微生物的种类第14-15页
    1.3 枯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1 枯草芽抱杆菌概述及应用进展第15-16页
        1.3.2 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防机制第16-18页
        1.3.3 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第18-19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8页
    2.1 试验材料第20-21页
        2.1.1 供试材料第20页
        2.1.2 培养基第20页
        2.1.3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20-21页
    2.2 枯草芽孢杆菌BS193抗菌谱的测定第21页
        2.2.1 菌株BS193的活化培养第21页
        2.2.2 供试病原菌的活化培养第21页
        2.2.3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检测第21页
    2.3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测定第21-24页
        2.3.1 菌株BS193发酵液的制备第21-22页
        2.3.2 病原菌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第22页
        2.3.3 菌株BS193对辣椒疫霉菌的直接抑制作用第22页
        2.3.4 菌株BS193对辣椒疫病的离体防治效果第22页
        2.3.5 菌株BS193对辣椒疫病的室内盆栽防治效果第22-24页
        2.3.6 菌株BS193对辣椒幼苗的促生效果第24页
    2.4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对辣椒疫霉菌的抗菌机制第24-26页
        2.4.1 枯草芽孢杆菌BS193无菌滤液的制备第24页
        2.4.2 菌株BS193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4-25页
        2.4.3 菌株BS193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菌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第25页
        2.4.4 菌株BS193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第25-26页
    2.5 枯草芽孢杆菌BS193抗菌物质的初步分离及鉴定第26-28页
        2.5.1 枯草芽孢杆菌BS193产抗菌物质的初步分离第26页
        2.5.2 抗菌粗提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作用第26页
        2.5.3 BS193抗菌粗提物的UPLC-QTOF/MS分析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2页
    3.1 枯草芽孢杆菌BS193抗菌谱的测定第28-30页
    3.2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对辣椒疫病生防效果的测定第30-36页
        3.2.1 菌株BS193对辣椒疫霉菌的直接抑制作用第30-31页
        3.2.2 菌株BS193对辣椒疫病的离体防治效果第31页
        3.2.3 菌株BS193对辣椒疫病的室内盆栽防治效果第31-35页
        3.2.4 菌株BS193发酵液对辣椒幼苗的促生效果第35-36页
    3.3 枯草芽孢杆菌BS193的抗菌机制研究第36-39页
        3.3.1 菌株BS193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第36-38页
        3.3.2 菌株BS193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孢子囊形成的影响第38页
        3.3.3 菌株BS193无菌滤液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第38-39页
    3.4 枯草芽孢杆菌BS193抗菌物质的初步分离及鉴定第39-42页
        3.4.1 菌株BS193粗提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作用第39-40页
        3.4.2 抗菌粗提物的UPLC-QTOF/MS分析第40-42页
4. 结论与讨论第42-45页
    4.1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第42页
    4.2 枯草芽孢杆菌BS193对辣椒疫病具有良好的生防效果第42-43页
    4.3 初步解析了枯草芽孢杆菌BS193的抗菌机制第43-44页
    4.4 初步分离及鉴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193的抗菌物质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附录第49-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含量对水稻防御稻纵卷叶螟的影响
下一篇:蛋白饵剂对南亚实蝇和瓜实蝇的引诱效果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