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生态补偿的一般法理 | 第10-18页 |
(一)生态补偿的概念厘定 | 第10-13页 |
1.国内的生态补偿概念 | 第10-12页 |
2.国外对生态补偿涵义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生态补偿的几种理论 | 第13-15页 |
1.环境正义论 | 第13页 |
2.公平论 | 第13-14页 |
3.法价值观论 | 第14页 |
4.发展论 | 第14-15页 |
5.协商民主论 | 第15页 |
(三)其他层面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环境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理论 | 第15-16页 |
2.经济学理论之外部效应 | 第16-17页 |
3.生态价值理论 | 第17-18页 |
二、生态补偿面向的问题与法哲学反思 | 第18-27页 |
(一)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问题 | 第18-21页 |
1.代际公平 | 第19-20页 |
2.代内公平 | 第20-21页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 | 第21-22页 |
1.“契约”关系 | 第21-22页 |
2.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 第22页 |
(三) 反思之:遵守利益平衡原则 | 第22-27页 |
三、利益平衡视角下的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与问题 | 第27-36页 |
(一)国外生态补偿的实践 | 第27-30页 |
1.农业生态补偿 | 第27-28页 |
2.流域生态补偿 | 第28页 |
3.社区参与生态补偿 | 第28-29页 |
4.其他方面生态补偿 | 第29页 |
5.小结与评价 | 第29-30页 |
(二)国内生态补偿实践 | 第30-33页 |
1.法律法规 | 第30-31页 |
2.国内政策实践的特点 | 第31-33页 |
(三)国内生态补偿存在的法理思考与经验 | 第33-36页 |
1.法理思考 | 第33-34页 |
2.实践经验评析 | 第34页 |
3.实践经验总结 | 第34-36页 |
四、我国落实生态补偿的路径 | 第36-46页 |
(一)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 第36-38页 |
1.在宪法中确定生态补偿 | 第36-38页 |
(二)明确生态补偿法律机制内容 | 第38-39页 |
1.确定生态补偿的范围 | 第38页 |
2.确定公平原则为生态补偿的标准 | 第38-39页 |
3.实现补偿形式多样化 | 第39页 |
(三)建立健全生态税制度 | 第39-41页 |
1.生态税的含义和发展 | 第39-40页 |
2.征收生态税的必要性 | 第40页 |
3.完善我国生态税制度 | 第40-41页 |
(四)完善财产转移支付制度 | 第41-43页 |
1.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力度 | 第42页 |
2.改善财政转移支付的模式 | 第42-43页 |
(五)完善生态补偿救济制度 | 第43-46页 |
1.建立生态补偿公益诉讼制度 | 第44页 |
2.引入行政听证制度 | 第44-45页 |
3.建立社区参与制度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