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清朝涉外法律与十三行制度的解体--基于商欠案的处理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现状第9-13页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及思路第13-16页
第一章 十三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6-37页
    第一节 清初的对外贸易形势第16-22页
        一、明清时期中国海外贸易的转型第16-19页
        二、英国对中国贸易的扩张第19-22页
    第二节 十三行制度形成之初第22-29页
        一、清初开海贸易第22-25页
        二、清初十三行与十三行商的出现第25-26页
        三、清初在广州从事外贸的其他类商人第26-29页
    第三节 十三行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29-37页
        一、十三行贸易与对外商的管理第29-32页
        二、1759 年后十三行制度的调整第32-37页
第二章 清前期涉外法律对十三行制度的影响第37-48页
    第一节 清前期涉外法律体系第37-44页
        一、立法来源第37-39页
        二、法律执行第39-42页
        三、《大清律例》在涉外法律中的作用第42-43页
        四、清前期处理外务的主要章程和条例第43-44页
    第二节 相关法律对十三行制度的影响第44-48页
        一、促使行商经济过度集中第44-45页
        二、限制了行商自由发展第45-48页
第三章 商欠案的形成与加剧第48-75页
    第一节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发展概况第48-54页
        一、18 世纪之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展概况第48-49页
        二、18 世纪之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发展概况第49-54页
    第二节 清朝商欠案的形成与加剧第54-68页
        一、商欠案形成与加剧的基本概况第54-58页
        二、政府抑制商欠发生的相关措施第58-62页
        三、清政府对破产行商的处罚第62-64页
        四、清政府与英国对商欠问题的不同态度第64-68页
    第三节 商欠问题对十三行制度的影响第68-75页
        一、直接加速了行商的破产第68-72页
        二、十三行制度的解体第72-75页
结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快递服务中财产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下一篇:流动人口初婚年龄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