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的用途 | 第11页 |
1.4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的优点和缺陷 | 第11-13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 第14-34页 |
2.1 Pushover分析方法 | 第14-22页 |
2.1.1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第14-15页 |
2.1.2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 第15-17页 |
2.1.3 Pushover分析方法的水平加载模式 | 第17-20页 |
2.1.4 Pushover分析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20-22页 |
2.2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 | 第22-33页 |
2.2.1 ATC40推荐的等效线性化方法 | 第22-25页 |
2.2.2 N2方法 | 第25-29页 |
2.2.3 MPA方法 | 第29-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基于能量的多模态Pushover方法及其改进 | 第34-41页 |
3.1 能量平衡概念 | 第34页 |
3.2 EMMA方法 | 第34-38页 |
3.2.1 原理及计算公式 | 第34-36页 |
3.2.2 EMMA方法的核心要素 | 第36-38页 |
3.2.3 计算步骤 | 第38页 |
3.3 基于两阶段加载模式的EMMA改进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算例分析 | 第41-62页 |
4.1 4种典型的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比较 | 第41-51页 |
4.1.1 9层模型概况 | 第41-42页 |
4.1.2 方法比较评估结果 | 第42-51页 |
4.2 改进的EMMA与EMMA比较 | 第51-61页 |
4.2.1 20层模型概况 | 第51-52页 |
4.2.2 改进方法评估结果 | 第52-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结论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