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电动汽车电动轮驱动技术仿真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第一节 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第7-9页
        1.1.1 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性第7页
        1.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第7-9页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案第9-11页
        1.2.1 差速半轴方案第9-10页
        1.2.2 电动轮方案第10-11页
    第三节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第11-16页
        1.3.1 电机技术第11-13页
        1.3.2 电池技术第13-14页
        1.3.3 电动汽车的控制技术第14-16页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整车主要参数与总成选型匹配第17-21页
    第一节 整车参数及性能要求第17页
        2.1.1 整车参数第17页
        2.1.2 动力性指标第17页
    第二节 电机的选择第17-19页
    第三节 减速器速比第19-20页
    第四节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21-33页
    第一节 计算机仿真第21-22页
    第二节 轮胎模型的建立第22-25页
    第三节 整车模型的建立第25-30页
    第四节 电机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建立第33-48页
    第一节 电动汽车的启动转矩控制第33-38页
        4.1.1 电动汽车启动恒定转矩的确定第33-35页
        4.1.2 电动汽车的PI控制技术第35-37页
        4.1.3 PI控制系统参数的确定第37-38页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第38-47页
        4.2.1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基本原理第39页
        4.2.2 模糊(Fuzzy)控制的基本原理第39-41页
        4.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1-47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仿真的实现与结果分析第48-66页
    第一节 Simulink仿真模型第48-56页
        5.1.1 轮胎模型第48-51页
        5.1.2 整车模型第51-53页
        5.1.3 电动机模型第53-54页
        5.1.4 控制系统模型第54-55页
        5.1.5 整车位移计算第55-56页
    第二节 仿真结果分析第56-64页
        5.2.1 动力性能分析第56-58页
        5.2.2 操纵稳定性分析第58-60页
        5.2.3 驱动防滑性能分析第60-61页
        5.2.4 差速性能分析第61-64页
        5.2.5 仿真分析结论第64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摘要第72-74页
Abstract第74页
致谢第77-78页
导师简介及个人说明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陆地地震检波器应用研究
下一篇:插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语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