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电动轮驱动技术仿真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7-17页 |
第一节 当前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 | 第7-9页 |
1.1.1 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性 | 第7页 |
1.1.2 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7-9页 |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驱动方案 | 第9-11页 |
1.2.1 差速半轴方案 | 第9-10页 |
1.2.2 电动轮方案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 第11-16页 |
1.3.1 电机技术 | 第11-13页 |
1.3.2 电池技术 | 第13-14页 |
1.3.3 电动汽车的控制技术 | 第14-16页 |
第四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整车主要参数与总成选型匹配 | 第17-21页 |
第一节 整车参数及性能要求 | 第17页 |
2.1.1 整车参数 | 第17页 |
2.1.2 动力性指标 | 第17页 |
第二节 电机的选择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减速器速比 | 第19-2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1-33页 |
第一节 计算机仿真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轮胎模型的建立 | 第22-25页 |
第三节 整车模型的建立 | 第25-30页 |
第四节 电机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建立 | 第33-48页 |
第一节 电动汽车的启动转矩控制 | 第33-38页 |
4.1.1 电动汽车启动恒定转矩的确定 | 第33-35页 |
4.1.2 电动汽车的PI控制技术 | 第35-37页 |
4.1.3 PI控制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电动汽车的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 第38-47页 |
4.2.1 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9页 |
4.2.2 模糊(Fuzzy)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9-41页 |
4.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41-47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仿真的实现与结果分析 | 第48-66页 |
第一节 Simulink仿真模型 | 第48-56页 |
5.1.1 轮胎模型 | 第48-51页 |
5.1.2 整车模型 | 第51-53页 |
5.1.3 电动机模型 | 第53-54页 |
5.1.4 控制系统模型 | 第54-55页 |
5.1.5 整车位移计算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64页 |
5.2.1 动力性能分析 | 第56-58页 |
5.2.2 操纵稳定性分析 | 第58-60页 |
5.2.3 驱动防滑性能分析 | 第60-61页 |
5.2.4 差速性能分析 | 第61-64页 |
5.2.5 仿真分析结论 | 第64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摘要 | 第72-74页 |
Abstract | 第74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导师简介及个人说明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