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大坝拦截对河流水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沉积物生源要素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总有机碳 TOC | 第16页 |
1.3.2 有机碳同位素 | 第16-17页 |
1.3.3 氮磷及其形态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4 有机碳氮比(C/N) | 第18页 |
1.3.5 氮同位素δ15N | 第18-19页 |
1.4 研究重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4页 |
2.1 乌江-猫跳河流域梯级水电站概况 | 第21-22页 |
2.2 新安江流域概况 | 第22-24页 |
2.2.1 新安江水电站 | 第22-23页 |
2.2.2 千岛湖概况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 第24-32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4-26页 |
3.1.1 采样点位 | 第24-25页 |
3.1.2 水样的采集 | 第25-26页 |
3.1.3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第26页 |
3.2 样品分析 | 第26-32页 |
3.2.1 现场分析处理 | 第26页 |
3.2.2 实验室分析与计算 | 第26-32页 |
第四章 水库对河流水体水化学性质影响 | 第32-47页 |
4.1 研究区水体理化性质描述 | 第32-37页 |
4.1.1 水温 | 第32-34页 |
4.1.2 pH | 第34页 |
4.1.3 溶解氧(DO) | 第34-35页 |
4.1.4 溶解无机碳(DIC)、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溶解性总固体(TDS)和溶解有机碳(DOC) | 第35-37页 |
4.2 新安江沉积物有机碳氮及碳氮同位素 | 第37-42页 |
4.3 研究区水体水化学组成特征 | 第42-44页 |
4.4 猫跳河硅同位素分析 | 第44-47页 |
第五章 河流筑坝对化学风化速率的影响 | 第47-53页 |
5.1 化学风化速率变化 | 第47-48页 |
5.2 化学风化速率差异的机制分析 | 第48-51页 |
5.2.1 水库的湖沼反应对水库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48-51页 |
5.2.2 梯级水库对河水碳酸平衡体系的影响 | 第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六章 新安江沉积物中氮磷形态含量的变化 | 第53-64页 |
6.1 新安江沉积物中 TP 及其形态的变化 | 第55-60页 |
6.1.1 磷形态变化机制分析 | 第57-60页 |
6.2 氮及其形态的变化 | 第60-6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