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2 复杂性科学及其在城市系统中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自组织临界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0-32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32页 |
2.2.1 层次分析法 | 第20-23页 |
2.2.2 数据的标准化与前处理 | 第23-24页 |
2.2.3 Matlab 模型回归优化工具箱的使用 | 第24-25页 |
2.2.4 模型验证与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25-27页 |
2.2.5 突发水污染事件自组织临界性的评判方法 | 第27-32页 |
第3章 城市化进程与水环境质量关系的研究 | 第32-49页 |
3.1 水环境质量相关的城市化进程指标体系建立 | 第32-38页 |
3.1.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第32-33页 |
3.1.2 指标体系赋权结果 | 第33-38页 |
3.2 相关指标体系与水质未达标率的模型关系建立 | 第38-41页 |
3.2.1 准则层的非线性关系 | 第38页 |
3.2.2 非线性函数的参数确定 | 第38-39页 |
3.2.3 城市化中水环境压力指标的计算过程和模型表达 | 第39-41页 |
3.3 模型验证与分析 | 第41-47页 |
3.3.1 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41-43页 |
3.3.2 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3-44页 |
3.3.3 影响水环境质量压力指标的因素 | 第44-47页 |
3.4 哈尔滨城市发展水环境质量压力指标变化规律的探讨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规律及风险评价研究 | 第49-60页 |
4.1 目标区域的特点分析 | 第49-51页 |
4.1.1 目标区域的选择 | 第49页 |
4.1.2 广东省突发水污染事件发展规律分析 | 第49-51页 |
4.2 相关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51-53页 |
4.2.1 基于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城市化进程指标构建 | 第51-52页 |
4.2.2 环境管理强度稳定时间段的确立 | 第52-53页 |
4.3 突发水污染事件的 LOGISTIC 增长规律的适用性分析与讨论 | 第53-55页 |
4.3.1 突发水污染事件次数的 Logistic 模型回归 | 第53-55页 |
4.3.2 关于 Logistic 模型中各参数内涵的讨论 | 第55页 |
4.4 结合风险管理水平的风险评价方法建议 | 第55-58页 |
4.4.1 风险定量分析一般过程 | 第56页 |
4.4.2 风险管理水平指标的选择与定量化过程 | 第56-57页 |
4.4.3 结合风险管理水平的风险评价过程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突发水污染事件自组织临界性判断与分析 | 第60-67页 |
5.1 自组织临界性特征的分析结果 | 第60-64页 |
5.1.1 强度-频度分析结果 | 第60-61页 |
5.1.2 功率谱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5.1.3 R/S 分析结果 | 第62-63页 |
5.1.4 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自组织临界性分析 | 第63-64页 |
5.2 自组织沙堆模型对水污染事件适用性分析 | 第64页 |
5.3 我国突发水污染事件时间序列持续性分析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