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8-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我国当前“仇富”社会心理的现状分析 | 第13-24页 |
2.1 “仇富”社会心理的酿成及其背景 | 第13-14页 |
2.1.1 初级阶段的社会背景 | 第13-14页 |
2.1.2 “仇富”社会心里的逐步酿成 | 第14页 |
2.2. “仇富”社会心理的成因分析 | 第14-21页 |
2.2.1 经济原因 | 第15-17页 |
2.2.2 社会原因 | 第17-19页 |
2.2.3 制度原因 | 第19-21页 |
2.3. “仇富”社会心理的后果与影响 | 第21-23页 |
2.3.1 “仇富”社会心理的直接后果 | 第21-22页 |
2.3.2 “仇富”社会心理的社会影响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仇富”社会心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观阐释 | 第24-31页 |
3.1 “仇富”心理与社会不公 | 第24-25页 |
3.2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对“仇富”社会心理的审视 | 第25-29页 |
3.3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启示下的“仇富”心理改善对策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仇富”社会心理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阐释 | 第31-37页 |
4.1 “仇富”心理与社会阶层结构的不合理 | 第31-33页 |
4.2 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看社会阶层结构及“仇富”社会心理 | 第33-34页 |
4.3 阶级分析法指导下的“仇富”心理缓解对策 | 第34-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仇富”社会心理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阐释 | 第37-43页 |
5.1 “仇富”心理与传统文化偏见 | 第37-39页 |
5.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仇富”社会心理的透析 | 第39-41页 |
5.3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下的“仇富”心理消除对策 | 第41-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