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检察引导侦查概述 | 第7-11页 |
1.1 检察引导侦查概念 | 第7-9页 |
1.2 检察引导侦查的特征 | 第9-10页 |
1.3 检察引导侦查的法律依据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我国检察引导侦查的理论基础 | 第11-15页 |
2.1 权力制衡理论 | 第11-12页 |
2.2 人权保障理论 | 第12-14页 |
2.3 及时有效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检察引导侦查的必要性 | 第15-19页 |
3.1 检察引导侦查制度源于现行检警关系的不足 | 第15-16页 |
3.2 检察引导侦查是改造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一种途径 | 第16-17页 |
3.3 检察引导侦查是重构我国检警关系的理想模式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域外检察引导侦查模式比较 | 第19-21页 |
4.1 大陆法系国家检警关系模式 | 第19-20页 |
4.2 英美法系国家检警模式 | 第20页 |
4.3 两种模式优劣及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第五章 检察引导侦查在实践中的适用状况 | 第21-24页 |
5.1 引导侦查机关及时收集和固定证据 | 第21-22页 |
5.2 引导公安机关全面收集、固定证据 | 第22页 |
5.3 引导侦查机关正确制作证据规格 | 第22-23页 |
5.4 引导侦查机关深挖遗罪漏犯 | 第23-24页 |
第六章 检察引导侦查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 第24-26页 |
6.1 检察引导侦查缺乏法律保障 | 第24页 |
6.2 检察机关难以及时介入 | 第24-25页 |
6.3 检察机关自身定位存在误区 | 第25页 |
6.4 引导不规范 | 第25-26页 |
6.5 引导个案多,类案少 | 第26页 |
6.6 检察机关引导侦查部门内部衔接不畅,引导标准不统一 | 第26页 |
第七章 检察引导侦查制度的完善 | 第26-34页 |
7.1 加强检察引导侦查的立法保障 | 第26-28页 |
7.1.1 检察机关引导侦查权限设定 | 第27页 |
7.1.2 公安机关的配合义务 | 第27-28页 |
7.2 引导侦查案件范围的设定和引导程序的启动 | 第28-30页 |
7.2.1 统一引导侦查案件范围 | 第28-29页 |
7.2.2 规范引导侦查启动程序 | 第29-30页 |
7.3 加强检察机关内部衔接 | 第30-31页 |
7.4 完善检察引导侦查的途径 | 第31-32页 |
7.4.1 设立专门引导派出机构 | 第31页 |
7.4.2 加强类案引导 | 第31-32页 |
7.5 建立引导侦查保障机制 | 第32-34页 |
7.5.1 赋予检察机关保障引导侦查必要的权利 | 第32页 |
7.5.2 建立检察引导侦查的考核机制 | 第32-33页 |
7.5.3 侦查行为纳入庭审评价体系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