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面对向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四、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片面对向犯概念的提出 | 第14-25页 |
第一节 片面对向犯的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一、 共同犯罪与必要共犯理论 | 第14-17页 |
二、 对向犯的概念和分类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片面对向犯的界定 | 第19-23页 |
一、 片面对向犯的概念 | 第19-22页 |
二、 片面对向犯的成立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研究片面对向犯的意义 | 第23-25页 |
一、 片面对向犯与其他两类对向犯的比较 | 第23页 |
二、 研究片面对向犯的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片面对向犯不罚一方处罚范围和依据 | 第25-36页 |
第一节 争议学说介绍与评述 | 第25-30页 |
一、 争议的由来 | 第25-26页 |
二、 争议学说介绍与评价 | 第26-30页 |
第二节 本文观点 | 第30-36页 |
一、 不罚一方的范围 | 第31-33页 |
二、 不罚的依据 | 第33-36页 |
第三章 片面对向犯的司法适用 | 第36-43页 |
第一节 购买伪造居民身份证行为的司法认定 | 第36-38页 |
一、 购买伪造居民身份证行为的行为方式 | 第36-37页 |
二、 购买者帮助行为不可罚的依据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司法解释评析 | 第38-40页 |
一、 对购买行为的理解 | 第39-40页 |
二、 可罚的依据 | 第40页 |
第三节 挪用公款司法解释评析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