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有机硫微波脱除的量子化学模拟与实验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9-2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9页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9-2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4-36页 |
2.1 微波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2.2 量子化学在煤结构及其性质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第29-33页 |
2.3 量子化学在煤炭有机硫脱除研究中的应用 | 第33-36页 |
3 量子化学基础理论 | 第36-4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薛定谔方程及其近似理论 | 第36-37页 |
3.3 过渡态理论 | 第37-40页 |
3.4 密度泛函理论 | 第40-42页 |
4 类煤有机硫模型化合物的构建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高有机硫煤煤样制备与煤质分析 | 第42-46页 |
4.3 煤中有机硫的检测与鉴定 | 第46-53页 |
4.4 类煤有机硫模型化合物的构建 | 第53-54页 |
4.5 小结 | 第54-56页 |
5 电场对类煤有机硫量子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56-92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微波场的简化 | 第56-57页 |
5.3 计算方法 | 第57-60页 |
5.4 模型化合物分子的几何构型 | 第60-72页 |
5.5 模型化合物分子的布居数分析 | 第72-80页 |
5.6 模型化合物分子的振动光谱分析 | 第80-91页 |
5.7 小结 | 第91-92页 |
6 微波-氧化脱硫的量子化学模拟 | 第92-104页 |
6.1 引言 | 第92页 |
6.2 苄基硫醇的微波-氧化反应 | 第92-98页 |
6.3 二苯并噻吩的微波-氧化反应 | 第98-103页 |
6.4 小结 | 第103-104页 |
7 煤中有机硫微波脱除的实验研究 | 第104-124页 |
7.1 实验准备 | 第104-106页 |
7.2 微波脱硫对煤质的影响 | 第106-109页 |
7.3 微波脱硫煤样的仪器分析 | 第109-119页 |
7.4 微波脱除煤中有机硫的机理分析 | 第119-122页 |
7.5 小结 | 第122-12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7页 |
8.1 结论 | 第124-125页 |
8.2 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0页 |
作者简历 | 第140-14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