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溶剂热法合成LiMnPO4/C纳米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LiMnPO_4的特点 | 第12-14页 |
1.2 LiMnPO_4的合成方法 | 第14-16页 |
1.2.1 高温固相法 | 第14页 |
1.2.2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4-15页 |
1.2.3 多元醇法 | 第15-16页 |
1.2.4 溶胶-凝胶法 | 第16页 |
1.2.5 其它合成方法 | 第16页 |
1.3 LiMnPO_4的改性研究 | 第16-19页 |
1.3.1 颗粒纳米化 | 第17页 |
1.3.2 表面包覆 | 第17-18页 |
1.3.3 离子掺杂 | 第18-19页 |
1.4 微波溶剂热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19-20页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3 材料的合成 | 第23页 |
2.3.1 LiMnPO_4的合成 | 第23页 |
2.3.2 碳包覆 | 第23页 |
2.4 材料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3-24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3页 |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3页 |
2.4.3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3页 |
2.4.4 能谱分析(EDS) | 第23-24页 |
2.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7页 |
2.5.1 电极的制作 | 第24页 |
2.5.2 模拟电池的组装 | 第24页 |
2.5.3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4页 |
2.5.4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4页 |
2.5.5 电化学阻抗测试 | 第24-2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7-59页 |
3.1 前驱体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27-28页 |
3.2 pH的影响 | 第28-33页 |
3.2.1 pH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2 pH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3.3 溶剂比例的影响 | 第33-38页 |
3.3.1 溶剂比例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2 溶剂比例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8-44页 |
3.4.1 反应温度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2 反应温度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3.5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4-49页 |
3.5.1 反应时间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44-47页 |
3.5.2 反应时间对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6 LiMnPO_4纳米片形成过程分析 | 第49-50页 |
3.7 合成LiMnPO_4/C的结构与性能 | 第50-59页 |
3.7.1 LiMnPO_4/C结构和形貌特征 | 第50-52页 |
3.7.2 LiMnPO_4/C的电化学性能 | 第52-54页 |
3.7.3 LiMnPO_4/C的电极动力学 | 第54-5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