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D通信的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D2D通信背景 | 第17-19页 |
1.1.1 D2D通信技术的起源 | 第17-18页 |
1.1.2 D2D通信技术的优点 | 第18-19页 |
1.1.3 与蓝牙和WiFi等技术的区别 | 第19页 |
1.2 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1.2.1 D2D通信相关的标准化组织 | 第20-21页 |
1.2.2 D2D典型应用 | 第21-23页 |
1.2.3 D2D研究方向 | 第23-25页 |
1.3 本文研究成果和文章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1.3.1 研究成果 | 第25-26页 |
1.3.2 文章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 | 第27-35页 |
2.1 密码理论 | 第27-29页 |
2.1.1 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 | 第27-28页 |
2.1.2 哈希函数 | 第28页 |
2.1.3 数字签名 | 第28-29页 |
2.1.4 密钥交换 | 第29页 |
2.2 3GPP的通用认证架构GAA | 第29-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D2D通信 | 第35-45页 |
3.1 D2D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 第35-37页 |
3.2 D2D的通信场景与通信控制 | 第37-39页 |
3.3 D2D通信的设备发现 | 第39-41页 |
3.4 D2D通信面临的安全威胁和应对策略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D2D中一对一通信的认证和密钥协商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D2D一对一通信的安全需求 | 第45-46页 |
4.3 D2D一对一通信的密钥协商方案 | 第46-53页 |
4.4 性能评估 | 第53-56页 |
4.4.1 安全分析 | 第53-54页 |
4.4.2 性能分析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D2D中一对多通信的密钥协商协议 | 第57-7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D2D一对多通信 | 第57-60页 |
5.2.1 D2D一对多直接通信特点 | 第57-58页 |
5.2.2 D2D一对多直接通信模型 | 第58-60页 |
5.2.3 D2D一对多直接通信安全需求 | 第60页 |
5.3 媒体业务中D2D一对多通信密钥协商协议 | 第60-64页 |
5.3.1 密钥分发 | 第62-63页 |
5.3.2 密钥更新 | 第63-64页 |
5.4 性能评估 | 第64-71页 |
5.4.1 安全分析 | 第64-66页 |
5.4.2 性能分析 | 第66-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3-7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