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人员疏散管理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火灾人员疏散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2.1 火灾人员疏散管理的一般框架 | 第17-18页 |
2.2 火灾条件下人员疏散时间管理 | 第18-20页 |
2.3 人员疏散模型 | 第20-24页 |
2.3.1 人员疏散模型分类 | 第20-21页 |
2.3.2 连续性模型 | 第21-22页 |
2.3.3 离散化模型 | 第22-24页 |
2.3.4 SIMULEX模型 | 第24页 |
2.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南宁市某大型会展中心项目火灾人员疏散管理设计现状 | 第26-31页 |
3.1 南宁市某大型会展中心项目概况 | 第26-28页 |
3.1.1 项目背景 | 第26-27页 |
3.1.2 项目结构特点 | 第27页 |
3.1.3 项目火灾人员疏散特点 | 第27-28页 |
3.2 南宁市某大型会展中心项目火灾人员疏散管理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2.1 与防火设计规范不相适应 | 第28-29页 |
3.2.2 可容纳人数多,火灾情况下应急力量救援相对复杂 | 第29页 |
3.2.3 不同的展会需要不同的疏散应急预案,制作难度大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南宁市某大型会展中心项目火灾人员疏散管理对策 | 第31-47页 |
4.1 确定总疏散面积、人数及安全出口宽度 | 第31页 |
4.2 安全出口数量分析 | 第31-38页 |
4.2.1 安全出口数量与疏散时间分析 | 第31-34页 |
4.2.2 模拟安全出口数量与疏散时间 | 第34页 |
4.2.3 安全出口数量对疏散效率的影响 | 第34-38页 |
4.3 内门安全出口分析 | 第38-42页 |
4.3.1 内门安全出口的设置 | 第38页 |
4.3.2 设置内门安全出口后的模拟结果 | 第38-41页 |
4.3.3 设置内门安全出口对疏散效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烟气控制分析 | 第42-47页 |
4.4.1 烟气控制设置 | 第42页 |
4.4.2 烟气控制系统设计标准 | 第42-43页 |
4.4.3 烟气控制FDS模拟 | 第43-44页 |
4.4.4 烟气控制模拟结果 | 第44-47页 |
第五章 南宁市某大型会展中心项目火灾人员疏散管理保障措施 | 第47-53页 |
5.1 火灾人员疏散管理的基本保障措施 | 第47-49页 |
5.1.1 人员监控技术的管理 | 第47-48页 |
5.1.2 人员运动过程的管理 | 第48页 |
5.1.3 安全疏散方案的实施管理 | 第48页 |
5.1.4 管理人员培训 | 第48-49页 |
5.1.5 加强现场消防安全宣传 | 第49页 |
5.2 人员疏散预案及应急管理 | 第49-51页 |
5.2.1 完善人员疏散预案 | 第49页 |
5.2.2 进行人员疏散演习 | 第49-50页 |
5.2.3 人员安全疏散应急方法 | 第50-51页 |
5.3 烟气控制措施 | 第51-53页 |
5.3.1 控制烟气的产生量 | 第51-52页 |
5.3.2 设置完善的防、排烟措施 | 第52页 |
5.3.3 发展消烟技术 | 第52-5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6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1.1 外门设置结论 | 第53页 |
6.1.2 增设内门设置结论 | 第53页 |
6.1.3 安全出口设置结论 | 第53-54页 |
6.1.4 针对本项目的火灾人员疏散管理建议 | 第54页 |
6.1.5 针对本项目的火灾人员疏散管理对策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科研项目及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