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基于能值分析的广西耕地系统利用效益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2 能值研究进展第11-17页
        1.2.1 国外能值研究进展第11-13页
        1.2.2 国内能值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3 能值研究中的不足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数据来源第18-19页
    1.6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能值理论与方法第20-30页
    2.1 能值理论的起源与形成第20页
        2.1.1 能值理论的起源第20页
        2.1.2 能值理论的形成第20页
    2.2 能值分析的有关概念第20-21页
        2.2.1 能值的定义第20-21页
        2.2.2 能值转换率第21页
    2.3 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第21-25页
        2.3.1 耕地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第21-22页
        2.3.2 耕地系统的主要能量成分第22页
        2.3.3 绘制耕地系统能量流动图第22-23页
        2.3.4 能值分析的基本步骤第23-24页
        2.3.5 能值计算方法第24-25页
    2.4 能值综合评价方法第25-30页
        2.4.1 选取能值评价指标第25-26页
        2.4.2 指标一致性处理和标准化第26-27页
        2.4.3 确定指标权重第27-29页
        2.4.4 选取综合评价方法第29-30页
3 研究区概况第30-38页
    3.1 区域地理概况第30页
    3.2 自然概况第30-32页
    3.3 经济社会概况第32-33页
    3.4 耕地利用情况分析第33-38页
        3.4.1 现状分析第33-34页
        3.4.2 动态分析第34-38页
            3.4.2.1 总量变化第34-35页
            3.4.2.2 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第35-36页
            3.4.2.3 耕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第36-38页
4 广西耕地系统能值投入产出状况分析第38-48页
    4.1 能值投入状况分析第40-45页
        4.1.1 动态分析第40-44页
        4.1.2 空间分析第44-45页
    4.2 能值产出状况分析第45-48页
        4.2.1 动态分析第45-46页
        4.2.2 空间分析第46-48页
5 广西耕地系统利用效益能值分析第48-70页
    5.1 构建能值评价指标体系第48-49页
    5.2 能值指标计算第49-52页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2-53页
    5.4 指标一致性处理和标准化处理第53页
    5.5 评价结果计算第53-54页
    5.6 广西耕地利用效益评价结果分析第54-58页
        5.6.1 经济效益分析第54-55页
        5.6.2 社会效益分析第55-57页
        5.6.3 生态效益分析第57-58页
        5.6.4 综合效益分析第58页
    5.7 地市耕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分析第58-70页
        5.7.1 单项指标分析第58-63页
        5.7.2 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分析第63-64页
        5.7.3 社会效益区域差异分析第64-66页
        5.7.4 生态效益区域差异分析第66-68页
        5.7.5 综合效益区域差异分析第68-70页
6 结论和展望第70-72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附表第77-90页
附录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百色市右江区耕地布局优化研究
下一篇:区域土地功能空间划分研究--以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