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户小额信贷信用评级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本文的基本框架(见下图1.1) | 第14-15页 |
第2章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信用风险理论 | 第15-16页 |
·信用风险的定义 | 第15页 |
·信用风险的种类 | 第15-16页 |
·信用风险的特点 | 第16页 |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风险概述 | 第16-18页 |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的特殊结构性特征 | 第17-18页 |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制度发展不完善 | 第18页 |
·小额信贷机构发生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18-19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 第20-21页 |
·小额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 | 第21-22页 |
·小额信贷业务中的寻租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及问题 | 第24-35页 |
·信用等级评定方法 | 第24-31页 |
·专家判断法 | 第24-25页 |
·信用评分法 | 第25-29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29-31页 |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等级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信用信息采集缺乏准确性 | 第32页 |
·信用指标选取缺乏统一性 | 第32-33页 |
·主观的信用评级方法 | 第33页 |
·信用等级评定缺乏复审制度 | 第33-35页 |
第4章 小额信贷农户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 | 第35-50页 |
·评级模型的主要内容与构架 | 第35-36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6页 |
·信用状况衡量指标的选择与处理 | 第36-39页 |
·农户信用衡量指标的选择 | 第36-38页 |
·农户信用衡量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38-39页 |
·BP模型的应用 | 第39-48页 |
·BP模型的数学表达 | 第39-41页 |
·BP网络学习的具体步骤及流程图 | 第41-42页 |
·BP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42-45页 |
·BP模型的MATLAB实现 | 第45-46页 |
·模型结果与评价 | 第46-48页 |
·构建农户信用等级评价体系 | 第48-50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