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纷彩民俗”展览内容文本方案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 绪论 | 第7-9页 |
| 一、专硕毕业论文形式 | 第7页 |
| 二、项目背景 | 第7页 |
| 三、展览内容文本策划流程与规范 | 第7-9页 |
| (一) 文本策划流程 | 第7-8页 |
| (二) 文本策划规范 | 第8-9页 |
| 第一章 :展览文本设计思想 | 第9-18页 |
| 一、设计依据 | 第9-11页 |
| (一) 博物馆学相关理论 | 第9-10页 |
| (二) 学术资料 | 第10-11页 |
| (三) 实物资料 | 第11页 |
| 二、展览文本设计理念与传播目的 | 第11-13页 |
| (一) 根据贵州省博物馆的宗旨与功能 | 第11-12页 |
| (二) 根据民俗文化的自身属性 | 第12页 |
| (三) “纷彩民俗”的设计理念和传播目的 | 第12-13页 |
| 三、本展览主题定位 | 第13-14页 |
| (一) 展览主题定位原则 | 第13-14页 |
| (二) 展览主题结构 | 第14页 |
| (三) 展览主题大纲 | 第14页 |
| 四、展览设计思想 | 第14-18页 |
| (一) 文本结构的设置 | 第14-16页 |
| (二) 内容组团:以点带面 | 第16-17页 |
| (三) 语言文字编写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展览内容文本 | 第18-57页 |
| 第一单元:敬畏之礼 | 第18-31页 |
| 一、苗族鼓藏节(★★国家级非遗) | 第19-22页 |
| 二、侗族祭萨(★★国家级非遗) | 第22-23页 |
| 三、瑶族盘王节 | 第23-25页 |
| 四、彝族毕摩祭祀(★省级非遗) | 第25-27页 |
| 五、布依族“报笨”(★省级非遗) | 第27-30页 |
| 六、仡佬牛王节 | 第30-31页 |
| 第二单元:岁时节庆 | 第31-39页 |
| 零、贵州省各重大岁时节日一览表(以时间为线索) | 第31页 |
| 一、“努碾”苗年(★★国家级非遗) | 第31-33页 |
| 二、水族端节(★★国家级非遗) | 第33-35页 |
| 三、土家族过赶年(★省级非遗) | 第35-36页 |
| 四、镇远元宵龙灯会(★省级非遗) | 第36-37页 |
| 五、布依族“三月三”(★★国家级非遗) | 第37-38页 |
| 六、苗族龙船节(★★国家级非遗) | 第38-39页 |
| 第三单元:欢聚一堂 | 第39-46页 |
| 一、“垄嘎粮”苗族姊妹节(★★国家级非遗) | 第39-42页 |
| 二、苗族跳花场(★★国家级非遗) | 第42-43页 |
| 三、侗族报京“三月三”(★省级非遗) | 第43-45页 |
| 四、布依族查白歌节(★省级非遗) | 第45-46页 |
| 第四单元:喜结良缘 | 第46-57页 |
| 一、择配 | 第46-48页 |
| 二、提亲 | 第48-49页 |
| 三、订婚 | 第49-50页 |
| 四、迎娶 | 第50-56页 |
| 五、回门 | 第56-57页 |
| 注释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