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方法在单亲家庭儿童能力提升中的应用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页 |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 1.2.3 研究评述 | 第12页 |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4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4-18页 |
| 1.4.1 核心概念 | 第14-15页 |
| 1.4.2 基本理论 | 第15-18页 |
| 2 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2页 |
| 2.1 自我认知方面 | 第18-19页 |
| 2.1.1.自闭自卑 | 第18页 |
| 2.1.2 自我认知不清 | 第18-19页 |
| 2.2 情绪管理方面 | 第19页 |
| 2.3 学习能力方面 | 第19-20页 |
| 2.3.1 缺乏学习主动性 | 第19页 |
| 2.3.2 不遵守课堂纪律 | 第19页 |
| 2.3.3 学习成绩较差 | 第19-20页 |
| 2.4 人际交往方面 | 第20-22页 |
| 2.4.1 单亲家庭儿童交往障碍的原因 | 第20页 |
| 2.4.2 人际交往问题分类 | 第20-22页 |
| 3 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 第22-28页 |
| 3.1 问题界定 | 第22页 |
| 3.2 需求评估 | 第22页 |
| 3.3 小组活动计划书 | 第22-28页 |
| 3.3.1 小组名称:“全能家族” | 第22页 |
| 3.3.2 项目背景 | 第22-23页 |
| 3.3.3 小组目标 | 第23页 |
| 3.3.4 服务对象 | 第23-24页 |
| 3.3.5 小组性质 | 第24页 |
| 3.3.6 招募计划 | 第24-25页 |
| 3.3.7 需求资源 | 第25-27页 |
| 3.3.8 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 第27页 |
| 3.3.9 评估方法和指标 | 第27-28页 |
| 4 小组活动方案实施 | 第28-42页 |
| 4.1 第一次活动 | 第28-30页 |
| 4.1.1 基本信息 | 第28页 |
| 4.1.2 活动过程 | 第28-30页 |
| 4.2.第二次活动 | 第30-32页 |
| 4.2.1 基本信息 | 第30页 |
| 4.2.2 活动过程 | 第30-32页 |
| 4.3 第三次活动 | 第32-34页 |
| 4.3.1 基本信息 | 第32页 |
| 4.3.2 活动过程 | 第32-34页 |
| 4.4 第四次活动 | 第34-37页 |
| 4.4.1 基本信息 | 第34-35页 |
| 4.4.2 活动过程 | 第35-37页 |
| 4.5 第五次活动 | 第37-40页 |
| 4.5.1 基本信息 | 第37页 |
| 4.5.2 活动的开展 | 第37-40页 |
| 4.6 第六次活动 | 第40-42页 |
| 4.6.1 基本信息 | 第40-41页 |
| 4.6.2 活动的开展 | 第41-42页 |
| 5 小组活动的评估 | 第42-48页 |
| 5.1 过程评估 | 第42-45页 |
| 5.1.1 活动参与度评估 | 第42-43页 |
| 5.1.2 活动组织评估 | 第43-44页 |
| 5.1.3 小组动力评估 | 第44页 |
| 5.1.4 社工技巧评估 | 第44-45页 |
| 5.2 结果评估 | 第45-48页 |
| 5.2.1 满意度评估 | 第45-46页 |
| 5.2.2 效果评估 | 第46-47页 |
| 5.2.3 其他方面的反馈 | 第47-48页 |
| 5.2.3.1 民政局方面 | 第47页 |
| 5.2.3.2 社区方面 | 第47-48页 |
| 6 总结与反思 | 第48-50页 |
| 6.1 项目层面 | 第48页 |
| 6.2 社工层面 | 第48-49页 |
| 6.3 社会层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 附录 | 第54-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