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第一章 《纽约客》及其封面漫画的历史与现状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纽约客》的诞生与发展 | 第13-19页 |
一、《纽约客》诞生的时代背景 | 第13-14页 |
二、《纽约客》发展的历史阶段 | 第14-19页 |
第二节 《纽约客》封面漫画的历史沿革 | 第19-25页 |
一、崛起时期的封面漫画(1925-1939) | 第20页 |
二、巨变时期的封面漫画(1939-1945) | 第20-21页 |
三、寻求新风格时期的封面漫画(1945-1962) | 第21-22页 |
四、动荡时期的封面漫画(1962-1972) | 第22-24页 |
五、多元化时期的封面漫画(1972至今) | 第24-25页 |
第二章 21世纪《纽约客》封面漫画的内容 | 第25-35页 |
第一节 《纽约客》人物封面漫画 | 第25-29页 |
一、人物数量:突显个人主义价值观 | 第25-26页 |
二、人物性别:反映男女不平等现状 | 第26-27页 |
三、人物种族:折射种族成见仍存在 | 第27页 |
四、人物年龄层次:描绘年长者的强势地位 | 第27-28页 |
五、人物行业:展现综合性刊物本色 | 第28-29页 |
第二节 《纽约客》节庆封面漫画 | 第29-35页 |
一、对“奥斯卡”进行调侃讽刺 | 第29-31页 |
二、用“圣诞节”来反思社会热点 | 第31-32页 |
三、在“母亲节”揭露社会现状 | 第32-35页 |
第三章 21世纪《纽约客》封面漫画的风格 | 第35-43页 |
第一节 漫画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 第35-38页 |
一、用拟人的手法塑造杂志形象 | 第35-36页 |
二、用写意的手绘手法营造杂志氛围 | 第36-38页 |
第二节 漫画技术的数字化 | 第38-40页 |
一、高效创作:漫画的数字化之旅 | 第38-39页 |
二、视觉冲击:数字矢量风格的封面漫画 | 第39-40页 |
第三节 漫画主题的幽默讽刺化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多维视角下的《纽约客》封面漫画 | 第43-53页 |
第一节 读图时代与《纽约客》封面漫画 | 第43-45页 |
一、读图时代的来临 | 第43-44页 |
二、读图时代语境下封面漫画的优势 | 第44-45页 |
三、读图时代语境下封面漫画的劣势 | 第45页 |
第二节 消费主义与《纽约客》封面漫画 | 第45-48页 |
一、消费主义语境下的《纽约客》 | 第46页 |
二、消费主义语境下《纽约客》的封面女郎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全球化与《纽约客》封面漫画 | 第48-53页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封面漫画 | 第49-50页 |
二、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封面漫画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