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TiO_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 | 第12-14页 |
1.2.1 模板法 | 第12-13页 |
1.2.2 水热法 | 第13页 |
1.2.3 阳极氧化法 | 第13-14页 |
1.3 TiO_2纳米管电极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第14-17页 |
1.3.1 光解水制氢 | 第14页 |
1.3.2 催化降解污染物 | 第14-15页 |
1.3.3 生物医学领域 | 第15页 |
1.3.4 太阳能电池 | 第15-16页 |
1.3.5 传感器 | 第16-17页 |
1.3.6 其他方面的应用 | 第17页 |
1.4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17-18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2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TiO_2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制备及微结构调控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2.2.1 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2.2 TiO_2纳米管阵列电极的制备 | 第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32页 |
2.3.1 氧化电压对产物物相及微结构的影响 | 第21-23页 |
2.3.2 电解液pH对产物物相及微结构的影响 | 第23-26页 |
2.3.3 电解液浓度对产物物相及微结构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4 氧化时间对产物物相及微结构的影响 | 第28-30页 |
2.3.5 退火温度对产物物相及微结构的影响 | 第30-32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32-34页 |
第3章 石墨烯修饰TiO_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34-5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2.1 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3.2.2 样品的制备 | 第35页 |
3.2.3 电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 | 第35-36页 |
3.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50页 |
3.3.1 氧化石墨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6-37页 |
3.3.2 XRD图谱分析 | 第37-38页 |
3.3.3 Gr/TNTs电极的形貌分析 | 第38-39页 |
3.3.4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3.5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3.3.6 TNTs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分析 | 第42-47页 |
3.3.7 Gr/TNTs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50-51页 |
第4章 石墨烯-金共修饰TiO_2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微结构及性能研究 | 第51-57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4.2.1 试剂与仪器 | 第51页 |
4.2.2 样品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3 样品的表征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6页 |
4.3.1 Au/Gr/TNTs电极的形貌分析 | 第52-53页 |
4.3.2 Au/Gr/TNTs电极的EDS图谱分析 | 第53页 |
4.3.3 Au/Gr/TNTs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4.3.4 Au/Gr/TNTs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5-56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56-57页 |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