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论文

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非线性增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非线性光学概述第9-11页
    1.2 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及应用第11-13页
        1.2.1 发展历程第11-12页
        1.2.2 光速减慢应用第12-13页
    1.3 本课题组近年来与本论文相关的工作第13-14页
    1.4 本文内容安排第14-15页
第2章 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第15-16页
    2.3 二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方程第16-18页
    2.4 密度矩阵与原子极化率第18-19页
    2.5 缀饰态理论第19-20页
    2.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非线性测量方法概述第21-31页
    3.1 几种三阶非线性测量方法第21-25页
        3.1.1 干涉仪法第21-22页
        3.1.2 四波混频第22-23页
        3.1.3 光学克尔效应第23页
        3.1.4 Z扫描法第23-24页
        3.1.5 4f相位相干技术第24-25页
    3.2 腔透射谱法第25-30页
        3.2.1 光学谐振腔第25-29页
        3.2.2 自克尔非线性测量方法第29-30页
    3.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原子相干引起的五阶非线性系数增强第31-45页
    4.1 人型三能级系统第31-33页
    4.2 五阶非线性极化率理论第33-36页
    4.3 实验装置第36-40页
    4.4 实验过程第40-43页
    4.5 实验结果第43-44页
    4.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增益吸收系统中的三阶非线性增强第45-55页
    5.1 引言第45页
    5.2 N-型四能级系统第45-48页
    5.3 五能级增益吸收系统第48-50页
    5.4 数值仿真结果第50-53页
    5.5 本章小节第53-55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6.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第55页
    6.2 本论文可以进一步开展的工作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博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4EGI-1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