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1.1 穿心莲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 | 第8-10页 |
1.2 遗传及环境与品质的相关性 | 第10-11页 |
1.3 国内穿心莲种植情况 | 第11-12页 |
1.4 穿心莲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5 国内穿心莲品质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5.1 不同药用部位影响穿心莲的质量 | 第15页 |
1.5.2 不同加工(贮存)方式影响穿心莲的质量 | 第15-16页 |
1.5.3 不同产地影响穿心莲质量 | 第16页 |
1.5.4 不同采收期影响穿心莲质量 | 第16-18页 |
前言 | 第18-19页 |
2 全国不同产地穿心莲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 | 第19-28页 |
2.1 仪器与试药 | 第19-20页 |
2.2 方法与结果 | 第20-25页 |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20页 |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0-21页 |
2.2.3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 第21页 |
2.2.4 线性关系考察 | 第21-23页 |
2.2.5 精密度试验 | 第23页 |
2.2.6 重复性试验 | 第23页 |
2.2.7 稳定性试验 | 第23-24页 |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 第24-25页 |
2.3 结果 | 第25-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3 穿心莲不同部位品质评价 | 第28-32页 |
3.1 材料 | 第28页 |
3.2 方法与结果 | 第28-30页 |
3.3. 讨论 | 第30-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4 穿心莲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32-44页 |
4.1 材料 | 第32-33页 |
4.2 方法 | 第33-35页 |
4.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3页 |
4.2.2 SRAP扩增体系和程序 | 第33-34页 |
4.2.3 凝胶制备 | 第34-35页 |
4.2.4 电泳 | 第35页 |
4.2.5 染色 | 第35页 |
4.3 SNP分子标记扩增体系和程序 | 第35-36页 |
4.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6页 |
4.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6页 |
4.6 结果 | 第36-41页 |
4.6.1 多态性SRAP引物筛选 | 第36-38页 |
4.6.2 不同地理来源穿心莲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分析 | 第38-39页 |
4.6.3 基于Nei’ S遗传距离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9-41页 |
4.6.4 SNP分子标记分析 | 第41页 |
4.7 讨论 | 第41-43页 |
4.8 小结 | 第43-44页 |
5 不同产地土壤理化性质与穿心莲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4-49页 |
5.1 样品 | 第44-45页 |
5.2 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5.2.1 不同产地土壤的聚类分析 | 第45-46页 |
5.2.2 穿心莲质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5.3 讨论 | 第47-48页 |
5.4 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6.1 结果 | 第49-50页 |
6.2 讨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