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3-4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7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2 半固态成形技术介绍 | 第17-29页 |
1.2.1 半固态加工概念 | 第17-18页 |
1.2.2 半固态成形技术优点 | 第18-19页 |
1.2.3 半固态成形技术分类 | 第19-20页 |
1.2.4 半固态浆料制备技术 | 第20-29页 |
1.3 半固态金属浆料组织形成机理研究 | 第29-31页 |
1.3.1 搅拌条件下非枝晶形成机理 | 第29-31页 |
1.3.2 非搅拌条件下非枝晶形成机理 | 第31页 |
1.4 半固态铝合金熔体净化 | 第31-34页 |
1.4.1 半固态铝合金熔体净化意义 | 第32-33页 |
1.4.2 铝合金熔体净化方法 | 第33-34页 |
1.5 半固态Al-Si铸造合金 | 第34-38页 |
1.5.1 半固态成形Al-Si铸造合金 | 第34-35页 |
1.5.2 半固态合金适用准则 | 第35-38页 |
1.6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38-39页 |
1.7 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39-40页 |
1.8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40-42页 |
1.8.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页 |
1.8.2 技术路线 | 第40-42页 |
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第42-53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42页 |
2.2 实验过程 | 第42-47页 |
2.2.1 实验合金熔炼及熔体净化 | 第42-43页 |
2.2.2 计算机模拟分析热平衡制浆温度场变化 | 第43-46页 |
2.2.3 铝合金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实验 | 第46-47页 |
2.3 分析检测方法 | 第47-53页 |
2.3.1 铝合金熔体质量评价 | 第47-49页 |
2.3.2 半固态浆料组织评价 | 第49-51页 |
2.3.3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热分析实验 | 第51页 |
2.3.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51-53页 |
3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研究 | 第53-60页 |
3.1 热平衡法制浆装置及实验过程 | 第53页 |
3.2 热平衡法半固态浆料制备的优点 | 第53-54页 |
3.3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中的冷却行为 | 第54-55页 |
3.4 热平衡制浆过程传热分析及平衡态传热模型 | 第55-59页 |
3.4.1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传热分析 | 第55-57页 |
3.4.2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传热模型 | 第57-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4 熔体净化过程及热平衡法工艺参数对半固态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 | 第60-77页 |
4.1 熔体净化过程研究 | 第60-62页 |
4.1.1 铝合金净化过程中的氢含量变化 | 第60-61页 |
4.1.2 铝合金熔体含杂量变化 | 第61-62页 |
4.2 热平衡法工艺参数对半固态组织的影响规律 | 第62-76页 |
4.2.1 浇注温度对半固态浆料初生相的影响规律 | 第62-68页 |
4.2.2 旋转速度对半固态浆料初生相的影响规律 | 第68-71页 |
4.2.3 旋转时间对半固态浆料初生相的影响规律 | 第71-74页 |
4.2.4 浆料重量对半固态浆料初生相的影响规律 | 第74-7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半固态组织形成机理研究 | 第77-109页 |
5.1 均质形核理论 | 第77-81页 |
5.2 非均质形核理论 | 第81-84页 |
5.3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中的非均匀形核过程 | 第84-96页 |
5.3.1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中一次形核机制探讨 | 第84-85页 |
5.3.2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中二次形核机制探讨 | 第85-96页 |
5.4 晶粒的长大过程 | 第96-102页 |
5.5 热平衡法制浆过程中晶粒的长大 | 第102-107页 |
5.5.1 高密度晶核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5.5.2 缓慢冷却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5.5.3 旋转对流对晶粒长大的影响 | 第10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6 热平衡法流变压铸技术工程化应用研究 | 第109-126页 |
6.1 浆料流动性实验 | 第109-115页 |
6.1.1 不同浇注温度下浆料的流动性研究 | 第109-113页 |
6.1.2 不同浆料温度下浆料的流动性研究 | 第113-115页 |
6.2 流变压铸成形组织与性能分析 | 第115-124页 |
6.2.1 实验方案 | 第115-118页 |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1页 |
6.2.3 压铸充填过程 | 第121-122页 |
6.2.4 力学性能分析 | 第122-12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7 研究展望 | 第126-127页 |
结论 | 第127-129页 |
创新点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9-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