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陶瓷抛光废料制备抛光砖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陶瓷废料的来源及利用 | 第12-17页 |
·陶瓷废料的来源与分类 | 第12-13页 |
·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3-17页 |
·瓷质抛光砖用原料 | 第17-22页 |
·矿物类原料 | 第17-19页 |
·氧化物类原料 | 第19-22页 |
·陶瓷砖的分类和制备工艺 | 第22-28页 |
·陶瓷砖的分类 | 第22-24页 |
·陶瓷砖的制备工艺 | 第24-26页 |
·制备工艺对瓷砖强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实验工艺和测试表征 | 第30-38页 |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30-31页 |
·实验原料 | 第30-31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1页 |
·工艺流程 | 第31-33页 |
·实验工艺流程 | 第31-32页 |
·生产中试工艺流程 | 第32-33页 |
·测试和表征 | 第33-38页 |
·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干燥烧成收缩率的测定 | 第34-35页 |
·机械强度的测定 | 第35页 |
·球磨细度测定方法 | 第35-36页 |
·泥浆粘度测量方法 | 第36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36页 |
·金相显微结构分析 | 第36页 |
·粒度分析 | 第3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6-37页 |
·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 | 第37页 |
·红外分析 | 第37页 |
·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 第37-38页 |
第三章 陶瓷抛光废料的性能分析 | 第38-54页 |
·抛光废料的成分分析 | 第38-43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38-39页 |
·金相显微结构分析 | 第39页 |
·XRD分析 | 第39-40页 |
·TG-DSC分析 | 第40-42页 |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2页 |
·粒度分析 | 第42-43页 |
·抛光废料的烧成性能分析 | 第43-47页 |
·烧成温度对抛光废料体积密度的影响 | 第43-44页 |
·烧成温度对抛光废料烧成收缩和吸水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烧成温度对抛光废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 第46-47页 |
·抛光废料的发泡原因 | 第47-52页 |
·有机物发泡的可能性 | 第47页 |
·氯氧镁水泥发泡的可能性 | 第47-48页 |
·SiC发泡的可能性 | 第48-49页 |
·SiC发泡可能性的验证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利用抛光废料制备抛光砖的研究 | 第54-67页 |
·原料配方对制备抛光砖的影响 | 第54-59页 |
·实验基础配方 | 第54-55页 |
·原料配方的单因素分析 | 第55-59页 |
·无机添加剂的选择 | 第59-63页 |
·A的作用 | 第59-61页 |
·B的作用 | 第61-62页 |
·C的作用 | 第62-63页 |
·工艺及烧成制度对抑制发泡的影响 | 第63-65页 |
·颗粒细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保温时间的影响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抛光废料基底抛光砖的制备 | 第67-75页 |
·抛光废料基底抛光砖配方的确定 | 第67-70页 |
·抛光砖配方的设计 | 第67-68页 |
·抛光砖配方的确定 | 第68-70页 |
·抛光废料基底抛光砖生产制度的调整 | 第70-72页 |
·球磨时间 | 第70页 |
·成型压力 | 第70-71页 |
·烧成制度 | 第71-72页 |
·抛光废料基底抛光砖的性能测试 | 第72-74页 |
·性能测试分析 | 第72页 |
·XRD分析 | 第72-73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附表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