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碳基量子点的制备与斑马鱼荧光成像的应用及相关毒理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1页
    1.1 碳基量子点简介第14-18页
        1.1.1 碳基量子点概述第14-15页
        1.1.2 碳基量子点的荧光机理第15-17页
        1.1.3 碳基量子点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 碳基量子点的制备方案概述第18-21页
        1.2.1 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案第18-20页
        1.2.2 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案第20-21页
    1.3 碳基量子点的多维应用第21-28页
        1.3.1 生物成像的应用第21-22页
        1.3.2 荧光传感器的应用第22-25页
        1.3.3 纳米药物及基因传输第25页
        1.3.4 纳米光电器件第25-28页
    1.4 斑马鱼(Danio Rerio)生物模型简介第28-29页
        1.4.1 毒理学研究第28页
        1.4.2 基因学研究第28-29页
        1.4.3 生物成像的研究第29页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碳基量子点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的研究第31-47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实验部分第32-35页
        2.2.1 实验试剂、仪器及表征设备第32-33页
        2.2.2 基于头发的碳基量子点的制备第33页
        2.2.3 基于猪皮的碳基量子点的制备第33-34页
        2.2.4 基于柠檬酸的碳基量子点的制备第34页
        2.2.5 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第34-35页
        2.2.6 样品的表征第35页
        2.2.7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5页
        2.3.1 形貌表征第35-37页
        2.3.2 红外光谱(FT-IR)表征第37-38页
        2.3.3 X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8-41页
        2.3.4 紫外及荧光光谱表征第41-44页
        2.3.5 荧光量子产率测试第44-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碳量子点应用于斑马鱼活体荧光成像的研究第47-59页
    3.1 引言第47-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实验用鱼第48页
        3.2.2 实验试剂第48-49页
        3.2.3 实验方法第49-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57页
        3.3.1 碳量子点在斑马鱼体内的荧光成像第50-52页
        3.3.2 碳量子点在斑马鱼体内的荧光衰减过程第52-53页
        3.3.3 ATP,NADH和Fe~(3+) 离子对碳量子点的猝灭效应第53-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石墨烯量子点应用于斑马鱼活体荧光成像及其相关毒理的研究第59-71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4.2.1 实验用鱼第60页
        4.2.2 实验试剂第60-61页
        4.2.3 实验方法第61-62页
        4.2.4 统计分析方法第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70页
        4.3.1 石墨烯量子点在斑马鱼体内的荧光成像第62-64页
        4.3.2 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的毒理学研究第64-66页
        4.3.3 石墨烯量子点对斑马鱼AhR通路的扰动性研究第66-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间时变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镇定控制器设计
下一篇:Hammerstein模型的极大似然辨识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