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信公益传播现状与效果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3页
    二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三 文献综述第14-19页
        (一)公益传播第14-15页
        (二)网络公益传播第15-19页
    四 研究思路第19-20页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0-22页
第一章 微信公益传播相关概述第22-30页
    第一节 公益传播第22-25页
        一 公益传播的概念第22-24页
        二 公益传播的起源与发展第24-25页
    第二节 微信公益传播第25-27页
        一 微信公益传播的概念第25-26页
        二 微信公益传播的起源和发展第26-27页
    第三节 微信在公益传播中的角色扮演第27-30页
        一 公益信息的提供者第27-28页
        二 公益理念的动员者第28页
        三 公益发展的推动者第28-30页
第二章 微信公益传播现状第30-49页
    第一节 公益传播主体扩大化第30-34页
        一 政府第30-31页
        二 企业第31-32页
        三 公益组织第32-33页
        四 个人第33-34页
    第二节 公益传播对象多边化第34-37页
        一 积极选择者第35页
        二 面子追随者第35-36页
        三 随意旁观者第36-37页
    第三节 公益传播内容多元化第37-41页
        一 丰富多样的公益主题第37-39页
        二 全景式的公益表现手法第39-40页
        三 一致化的公益观点情感第40-41页
    第四节 公益传播渠道多样化第41-46页
        一 闭环交流私人圈第42-45页
            (一)两两互动模式第42-43页
            (二)单中心网状模式第43-44页
            (三)多中心网状模式第44-45页
        二 聚集传播公共圈第45-46页
    第五节 公益捐助方式便捷化第46-49页
        一 文章赞赏第47页
        二 微信红包第47页
        三 微信转账第47-48页
        四 微信二维码第48-49页
第三章 微信公益传播效果第49-57页
    第一节 微信公益传播正效果第49-54页
        一 公益认知第50-51页
        二 公益态度第51-52页
        三 公益行动第52-53页
        四 公益理念第53-54页
    第二节 微信公益传播负效果第54-57页
        一 冷眼旁观第54-55页
        二 受众排斥第55页
        三 信息过载第55-57页
第四章 微信公益传播负效果的反思第57-64页
    第一节 公益信息生产阶段第57-58页
        一 公益信息同质现象严重第57-58页
        二 公益信息失实现象频发第58页
    第二节 公益信息传播阶段第58-61页
        一 公益信息推送时效不强第58-59页
        二 私密局限的传播范围第59页
        三 公益信息把关缺失第59-60页
        四 道德绑架倾向第60页
        五 媒介素养能力缺失第60-61页
    第三节 公益信息反馈阶段第61-64页
        一 信息沟通不畅第61-62页
        二 信息反馈率不高第62页
        三 公益支付和诈捐隐患第62-64页
第五章 增强微信公益传播增效果的策略第64-71页
    第一节 创新公益内容和表现形式第64-66页
    第二节 提高微信用户和平台的媒介素养第66-67页
    第三节 增设公益信息的把关环节第67-68页
    第四节 提高公益知识和分工的专业化水平第68页
    第五节 充分整合媒体公益资源第68-69页
    第六节 完善微信公益的法律法规第69-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附录第74-80页
个人简历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结构梯度海藻酸盐多孔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调控
下一篇:翻立领三维造型的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