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500kV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5页
        1.1.1 我国能源分布特点及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1.1.2 HVDC输电系统的构成及其接地极系统第11-14页
        1.1.3 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研究现状与监测装置第15-17页
        1.2.1 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装置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二章 线路参数模型与短路特征分析第19-26页
    2.1 线路集中参数等效模型第19-20页
    2.2 线路的贝杰龙等效模型第20-22页
    2.3 单线接地短路故障的特征分析第22-23页
        2.3.1 阻抗法原理第22-23页
        2.3.2 过渡电阻的纯阻性第23页
        2.3.3 两出线推算电压相等第23页
    2.4 全波FOURIER滤波算法第23-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HVDC仿真模型与接地极线路故障分析第26-42页
    3.1 ±500KV直流系统仿真模型第26-29页
        3.1.1 整流侧主回路一次设备第26-28页
        3.1.2 接地极系统参数第28-29页
        3.1.3 接地极线路仿真模型第29页
    3.2 接地极线路运行特性分析第29-34页
        3.2.1 特征谐波流通路径第30-32页
        3.2.2 单线接地故障第32-34页
        3.2.3 单线断线故障第34页
    3.3 接地极线路仿真分析第34-36页
        3.3.1 接地故障第34-36页
        3.3.2 单线断线故障第36页
    3.4 接地极线路故障识别与参数校验第36-41页
        3.4.1 单线接地短路与断线故障辨别第37-38页
        3.4.2 故障快速判断第38-39页
        3.4.3 接地极电阻参数监测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特征谐波的频域测距算法第42-61页
    4.1 阻抗法测距分析第42-48页
        4.1.1 常规阻抗法原理与误差分析第42-44页
        4.1.2 基于R-L模型的改进阻抗法第44-46页
        4.1.3 算法适应性验证第46-48页
    4.2 利用接地电阻纯阻性的测距算法第48-52页
        4.2.1 测距算法原理第48-51页
        4.2.2 仿真适应性验证第51-52页
    4.3 谐波分量与直流分量组合测距算法第52-57页
        4.3.1 测距算法原理第53-55页
        4.3.2 仿真适应性验证第55-57页
    4.4 测距算法的综合选择第57-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基于沿线电压分布特性的测距算法第61-68页
    5.1 基于直流分量的电压法第61-62页
    5.2 基于平移数据时窗的时域电压法第62-65页
    5.3 仿真验证第65-67页
        5.3.1 直流分量的电压法验证第65-66页
        5.3.2 时域电压法仿真验证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页
    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笞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寒区沼气工程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研究
下一篇:外源C、N添加对冻结过程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