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斜拉桥拉索检测系统 | 第12-16页 |
2.1 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12-13页 |
2.1.1 硬件平台总体方案 | 第12页 |
2.1.2 视觉检测系统 | 第12-13页 |
2.2 系统的软件平台 | 第13-15页 |
2.2.1 视频采集子系统 | 第14页 |
2.2.2 图像处理子系统 | 第14-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斜拉桥拉索图像增强 | 第16-26页 |
3.1 几种方法介绍 | 第16-21页 |
3.1.1 全局直方图均衡化 | 第16-17页 |
3.1.2 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 | 第17-18页 |
3.1.3 局部规格化 | 第18-21页 |
3.2 改进的局部灰度对比度增强方法 | 第21-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斜拉桥拉索图像分割 | 第26-36页 |
4.1 几种方法介绍 | 第26-30页 |
4.1.1 最大类间方差方法 | 第26-27页 |
4.1.2 最大距离法 | 第27-29页 |
4.1.3 最大熵法 | 第29-30页 |
4.2 改进的最大相关法 | 第30-3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实验 | 第36-48页 |
5.1 实验设计 | 第36页 |
5.2 算法中的参数分析 | 第36-41页 |
5.2.1 改进的局部灰度对比度增强方法中窗口类型选择分析 | 第36-39页 |
5.2.2 改进的最大相关阈值分割方法中参数α取值分析 | 第39-41页 |
5.3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第41-45页 |
5.3.1 不同图像增强方法比较分析 | 第41-44页 |
5.3.2 不同阈值分割方法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5.4 分析系统运行时间 | 第45-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48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